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陕西"粮仓"遇重旱 农业厅:粮食丰收仍有基础


时间:2014-08-09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今夏,陕西“粮仓”关中的渭北旱腰带地区和陕南中东部遭遇50多年不遇的重旱。这是否意味着陕西实现全年粮食“十一连丰”彻底“没戏”了?

  答案是“NO”。据省农业厅分析,今年我省粮食丰收仍有基础。

  “首先,基础好。”8月7日,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思训对记者说,四五月份我省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春播时墒好,苗齐苗壮。秋粮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而2800万亩秋粮中,有近2000万亩为春播。

  其次,一年一料庄稼的渭北至陕北一带,特别是榆林和延安,今年直到7月份都没有旱情,降雨量比常年偏多两成。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榆林、延安的400万亩玉米将会是一个丰收年。

  第三,关中灌区800多万亩夏玉米,凡是浇过一两次水、两三次水的,产量有保障。

  而且已经收获的夏粮比去年增产28万多吨,增加6.6%;由于春播时墒情好,今年秋粮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四五十万亩。

  “老天对陕西还算是‘手下留情’,伏旱主要发生在有灌溉条件的关中。”李思训说,“总体来说,2800万亩秋粮中,伏旱对75%的粮食产量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陕北和渭北北部、关中灌区、陕南水田三大块将会有一个稳定的产量。关中浇过两三次水田块、陕北以及陕南水田还有可能增产。”

  那是不是就可以掉以轻心了呢?也不是。李思训说,要想拿回产量,后期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

  当前正是陕北、渭北夏玉米灌浆期,应当追施粒肥,增加粒重。当前也是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的膨大期,可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关中夏玉米和渭北春玉米,旱情影响比较小的,可追施粒肥。旱情影响比较大的,待旱象解除后,应当把没有结棒的玉米秆拔掉,以增强通风透光,节约田间用水;关中灌区浇过两次水的玉米,目前正处于大喇叭口期,可追施大喇叭口肥。浇过一次水或者没浇过水的,要追肥促生长,同时适当晚收;旱象还没有解除的地方,要继续浇灌;干旱太重已经没有产量的,可因地制宜翻种和改种。

  李思训说,若后期降雨量多的话,要注意排水。因为玉米后期不耐涝,雨多容易导致根部死亡。此外干旱容易引发虫害,雨多病害多发,一定要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据预报,8月份雨水将比常年偏多两成,要特别注意预防马铃薯晚疫病。 (记者 元莉华 实习生 崔可嘉 宋洋)


来源:陕西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