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纳村几名群众正在田间查看大黄生长情况。
宕昌县哈达铺镇叶纳村,属哈达铺镇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233户1013人,当地主要种植党参、大黄等中药材和蚕豆、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来自药材和劳务经济。
7月18日,笔者在叶纳村采访,村支部书记包广生说:“全村200多名劳力在新疆等地务工、包地,村民包正清、杨翠菊每年在新疆挣回7-8万元,是村内的劳务状元。村民包羊杰、杨成菊姊妹两人是村内的拾花高手,拾棉花的季节,一个多月就挣回2-3万元,其余时间打零工。” 全村200多个劳力外出务工,平均每人每年挣回2万元,就有400多万的收入。在今年药材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劳务经济就成了实现群众增收一大支柱。
包广生还说:“我们村的徐碧霞,平时在镇上做服装生意,10月份左右就到新疆拾棉花,一个劳动力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挣回1-2万元。”
劳务经济再加上种植中药材,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经济的收入,改变了家庭面貌。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实施,这个昔日偏僻落后村的面貌正在改变。
如今:叶纳村2.5公里的通村道路已经硬化,彻底告别了以往路窄、坑洼不平且“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村内巷道也已经硬化,30多户灾后重建户已经搬入新居,村内护庄河堤即将开工上马,10间“五保”家园正在建设之中,叶纳村正在向幸福美好新农村挺进。(通讯员杨勤德)
来源:宕昌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