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河北省油牡丹产业项目发布会暨油牡丹种植合作签约仪式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隆重举行,油牡丹将于今年开始在河北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到2014年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总设资近20亿元。该项目由河北润地油牡丹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我国于2011年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经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阿尔法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同时,牡丹油有很强的保健功能,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力,且有治疗脂肪肝的奇特功效。此外,牡丹油还具有美容价值,改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据介绍,油牡丹目前主要是凤丹牡丹与紫斑牡丹两种。油牡丹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且根系发达,可大量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中种植。可以30~50年不换茬,堪称“铁杆庄稼”。与油橄榄、大豆等传统粮油作物相比,单位面积产油量可增加25%左右。以每亩地每年结籽500斤、每斤籽10元计算,牡丹油籽的收入将达到5000元每亩。而农民种植传统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每亩地年收入大约在1000元—1200元左右。利用牡丹花蕊加工出的牡丹花蕊茶,出口到韩国的价格是每公斤2.4万元人民币,并且供不应求。而从牡丹花瓣和牡丹籽油研发出来的化妆品,保健和润肤功效超过许多同类产品。
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才指出,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油牡丹产业的发展,可有效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在风沙区种植油牡丹,能有效降低风速22.7%,减少风蚀达50%。种植油牡丹与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土地沙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第三,油牡丹大面积推广,可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油牡丹是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产业链很长的一种作物。油牡丹加工企业的发展,势必会给当地财政带来收益,而且也将进一步缓解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问题。
三年内,河北润地油牡丹将在我省建设5个大型油牡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形成资源稳定、效益显著的油牡丹产、供、销的产业格局,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大地增绿的中国梦。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