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五大电企集体“挖煤” 民营煤老板淡出舞台


时间:2012-06-30  来源:中华网 点击:
作为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掌门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近来最为忙碌的是在“非电”领域的业务拓展。
 

6月18日,中电投重组新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后成立的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按照双方的协议,新公司将有力地推动煤电、煤化工、煤电铝和盐化工产业链的形成。

 

这是中电投在电力上下游领域的最新一项业务拓展。与其他四大电力企业一样,中电投已经由几年前的单纯的电力企业,发展成为煤电综合性集团。

 

伴随五大电力集团及电解铝行业企业在煤炭领域的拓展,煤炭整合的下一步也将更多地发生在电力、冶金、化工与煤炭企业之间。加上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来临,山西、内蒙古、河南等产煤大省的民营“煤老板”正逐渐退出舞台。

 

五大电企集体“挖煤”

 

来自中电投内部的文件显示,未来几年,中电投新疆公司将立足煤炭、电力、煤化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板块,突出伊犁、吐哈、准东、乌昌、塔城等五大重点区域,大力促进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到2020年实现煤炭控股产能7000万吨、参股产能3000万吨。

 

陆启洲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集团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整合煤炭业务。

 

按此规划,中电投未来的煤炭产量很容易超过2亿吨,而2011年,全国亿吨级煤炭企业也只有7家。

 

华能集团同样不甘示弱。根据计划,到2020年,华能在新疆的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发电装机规模将达1000万千瓦以上,煤炭产能达到60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60亿立方米/年。华能集团在哈密控制了40多亿吨的煤炭资源,在准东拥有50多亿吨的煤炭资源。

 

利用央企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五大电力集团去年煤炭产量总和已经高达2.26亿吨,占到去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的6.42%。其中国电集团去年煤炭产量最高,达到了6505万吨。国电集团并称,目前集团控制煤炭资源达到了150亿吨。

 

正是煤炭板块抵消了五大电力集团火电业务的集体亏损,并让其整体上保持盈利。

 

而对五大电力集团参与全国煤炭行业整合,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按照煤炭“十二五”规划,鼓励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煤炭产能过剩到来

 

经过几年的行业大规模兼并重组,山西、内蒙古、河南等产煤大省的民营资本逐渐退出了这个行业,以前的“煤老板”也逐渐退出舞台。

 

取而代之的,除了大型煤炭企业,诸如五大电力集团、中国铝业公司等电力、冶金等下游行业企业,也逐渐向上游渗透和拓展。

 

除了在国内收购煤炭,下游企业在国际上也接连发力。今年4月,中国铝业(601600.SH)接连公布了两个关于煤炭的收购方案,分别是斥资23.92亿港元收购港交所上市公司永晖焦煤29.9%的股份;以及拟出资不超过10亿美元,要约收购蒙古煤矿商南戈壁近60%股权。

 

五大电力集团的煤炭基本用于供给内部火电。这部分煤炭,对于几家企业而言,价格涨跌并不影响整体的利润水平。而对于外购的煤炭,价格下跌,则有利于集团火电板块的减亏或盈利提升。

 

煤炭企业利润开始大幅下滑的同时,分析师普遍上调了电力企业的盈利预期。

 

伴随各大下游企业加大进入煤炭领域的力度,以及煤炭产能的扩张,煤炭产能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显现。

 

一家煤炭行业媒体之前援引了一组数据,“十五”期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53亿元,“十一五”期间为12489.7亿元,按每吨产能的投资额为800元计算,这两个时期的投资可形成煤炭年产能21亿吨,减去将在“十三五”期间投资的5亿吨,“十二五”净增年产能为16亿吨。这些产能加上现有煤矿产能,总产能将超过50亿吨。

 

“采选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直接简单地计算煤炭价格,折算煤炭产能,这个计算法没有一点科学依据。”金银岛煤炭行业分析师张志斌告诉本报,根据煤炭“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煤炭生产能力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左右。由此分析,“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年均增长控制在1.3亿吨,比十一五期间的1.8亿吨下降0.5亿吨。但是同时看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煤炭产量达到35.2亿吨,比2010年的32.4亿吨增长2.8亿吨,明显超出规划预计增长速度,行业需求在未来5年内仍较为旺盛,所以煤炭产量的控制难度偏大。

 

张志斌认为,长期看,在经济不景气,页岩气能源革命和进口煤的冲击下,煤炭或会维持供大于求局面。在此预期下,价格将呈下跌趋势。如果煤炭行业低迷,电力、冶金、化工等下游行业企业则会优先采购集团内部的煤炭,对于单纯的煤炭企业则是巨大的挑战。


来源:中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