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第二道教名山、蜀中名观--云台观位于成都市以东100公里三台县南40公里处安居镇的怀抱中,是四川最大的真武祖师道场,全国第二大真武祖师道场,全国仅有的三处皇家御赐道观之一,台湾太乙宗祖庭,四川第二大道教圣地,全国唯一的83化身真武祖师道场。
云台观近期再次被题起皆因我国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人民微博元老级大V用户黄晨灏、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易延端和人民网网友张国军三位先生。2014年7月27日,他们一行三人驱车从成都奔赴三台县云台观,对道观现状、破败原因及修缮保护等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反映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皇家道观——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云台观,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游客稀少、经营惨淡,亟待资金修缮保护。一篇《皇家道观云台观 何时撑起四川旅游业一片天》的文章赫然醒目于中国日报网等网络媒体。此事引起了人民日报人民网的公开(网络)挂牌以及国内部分文物专家、社会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
在中国日报网内搜索“云台观”三字,你会发现一篇2011年11月底的《四川省三台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台观、蓝池庙等灾后维修加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的文章也表于网内,所不同的是那次表述的是“云台观、蓝池庙灾后加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的报道。
两篇相隔近三年的文章表述了同一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状况,前者是抢救性灾后加固,后者则是加固后的面貌恢复性拯救。前者好似一个人病入膏盲时不抢救就要命归西天,后者则是人体还算活着时需要健康体检并要锻炼健体帅靓展现。
此贵地800年的历史及道教名山的重要性在此不再凡俗,若是真的等到其“病入膏盲”不得己时再行治疗可能就要悔之晚矣。道教学者专家及有识之士、地方政府及国家等多方需进入“状态”才可彻底解决。
说起道教就不能不想起道教鼻祖二千余年的老子,在当今推行国教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对全国仅存不多的道教圣地加以保护,更不可以使其濒临自然消亡的边缘。
中国特色就是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做后盾一切改革便没有了自己。我们讲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但我们不可以否认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之根基就是道儒家等国粹文化诸如“云台观”等处的教育基(圣)地。而旅游中的学习便是使得国民在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情况下的顺带教育的最佳去去啊!
一处不治何以治广阔?一理不服何以服众心?一方不治何以治社会?小贪不治渐变成大贪,蚁洞不堵就会溃大堤,国教不扬怎么保国粹。
该抢救云台观什么?该抢救的是我们国民的教育基(圣)地,该抢救的是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该抢救的是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该抢救的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该抢救的是我们的旅游宝地,该抢救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钙质。更改完善和推进的是我们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文/丁进亮 人民网《人民眼光》栏目特约评论员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