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人民微博元老级大V黄晨灏和人民网网友张国军等先后通过文字和图片,反映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皇家道观——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云台观,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游客稀少、经营惨淡,亟待资金修缮保护,撑起当地旅游业一片天。此事引起了人民日报人民网的公开(网络)挂牌以及国内部分文物专家、社会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7月27日,我们一行三人驱车从成都奔赴三台县云台观,对道观现状、破败原因及修缮保护等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2014-07-31儒家经济文化网)
从其的调查看,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的云台观由于资金短缺,年久失修,破败景象令人痛心。
可以看出,都是资金短缺的原因,其实并非是资金真的短缺,最重要的是忽视了皇家道观云台观的价值和力量,总觉得旅游业里不差钱,也不缺少这一处景观,因此把一个皇家道观云台观放在了一边,也就无旅游主管去问津,让景观失去风景,更让游人无风景可看。
当然,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艺术、科学信息身价不菲,其不可再生性更彰显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的皇家道云台观,虽然位于三台县城南40公里的安居镇云台山,但也是四川省内仅次于青城山的道观,其靠圣母山,临锦江水。据史料记载,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道人赵肖庵入云台山,嘉定三年(1210年)肖庵与其徒众募资修建大殿三间,嘉定七年(1214年)取观名为佑圣观。自宋历元到明,因兵燹毁废。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奉敕大建宫殿起,到万历十九年(1519年),全观重建殿堂十三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明神宗派太监为监工,进行全面复修和扩建,两遣内监传圣诏、赐牙笏、颁道经已示关怀。清代又多次扩建和培修。到清光绪十五年(1885年)云台观已成为蜀中第二道教名山、蜀中名观。可以说,其有着八百年多年历史的古老道观,虽饱经风霜但仍风韵犹在,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都相当的重要。
但是如今的一些风景缺少了文化,缺少了文物价值,看后仅仅是山,要不就是水,没有文化,而皇家道观云台观是有着重要文化和文物古迹,并且文物价值更厚重,其更能撑起四川旅游业一片天。
因此,旅游业里不要忽视了皇家道观云台观,把其拿入到旅游景观之中,从旅游费用中投入一部分资金,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让其发挥出重要作用,从而让其既是风景,也是文化,更是为旅游业增添价值的最好去处。作者:白峰 飞天评论员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