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加强科研体系建设 突出科技成果转化 切实促进


时间:2014-07-31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点击:

 中国渔业报7月28日讯  “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坚持“科技兴渔”发展战略,2013年,全省水产品总量410.3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748.5亿元,其中渔业产值838.5亿元,占全省大农业总产值比重为14.5%。渔民人均纯收入12107元,为农民增收贡献28元,渔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0%。

  主要成效

  一、渔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一五”以来,全省各大科研院所累计承担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等领域重大科研项目150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0多个,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达到300多项。

  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一是一批特色种业企业脱颖而出。以特色品种为主的苗种研发成果,催生了“中科3号”、“长丰鲢”等20多家种业企业。二是一批特色品种形成规模养殖。虾稻生态综合种养、池塘生态养殖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小龙虾、长丰鲢等10多个特色品种在全省大面积养殖示范推广。三是一批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增值。淡水鱼去腥、鱼糜深加工等一批高新技术和发明专利在水产加工领域广泛应用,实现了加工增值。

  三、科技研发转化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是自主创新平台发展加快。二是研发中心建设势头良好。发挥科研院所研发团队力量,以及水产企业产业优势,强强联合组建研发基地。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初具雏形。目前,我省黄冈、孝感、荆州等地设立水产院士工作站6家,带动地方项目、基地、人才建设的一体化,形成了推进科技合作的新机制。

  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依托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共投入500万元建设武汉、石首2个综合试验站,现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

  五、渔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渔业标准制订力度加大。全省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累计达27项。二是标准化示范创建成效大。已创建验收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市(县)6个,省级水产标准化示范市(区)2个。三是标准化投入进一步加大。累计投入标准化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

  主要做法

  一、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合作创新。一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签署渔业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二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定期与各个科研院所会商,研讨科研合作事宜。三是建好“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四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长江中游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调56个科研单位加入该合作组织,开展长江中游特色水产品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一是出台纲领性文件。2014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二是推进分类改革。将各级水科所等科研事业单位保留事业单位编制,纳入公益一类,确保科研机构稳定。三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组建科技研发团队。

  三、强化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研发能力。一是增加省级项目经费投入。二是积极争取上级科研经费。“十一五”以来,全省水产业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9亿元。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渔业科研水平。一是营造培养人才环境。对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做到“三优先”。二是建立人才锻炼机制。制定培养规划,选派优秀科技干部到基层县市、龙头企业挂职锻炼,选调科研人员技术援疆。三是实行科研绩效考核。建立考核机制,在省水科所实行科研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

  五、强化试验示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办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二是大力开展渔业科技入户。三是办好渔业刊物。四是开展渔业信息化建设。(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 焦泰文)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