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中国北方农机城崛起佳木斯


时间:2014-07-31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点击:

7月26日,2014中俄(佳木斯)农机展销洽谈会圆满闭幕。国内外3000多客商嘉宾参加展会,国内50强农机企业及国际农机巨头集聚中国北方农机城佳木斯,实现国内交易额3.02亿元,对外合作协议1830万美元。在中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俄农机展洽会立足于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农机市场、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搭建农机贸易合作平台,促进中外农机行业交流与合作。经历了展洽会的检验,中国北方农机城的聚合能力、集散能力、技术能力、服务能力日益凸显。

  农机展 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

  今年的中俄农机展洽会,启动了国内最大的单体农机博览中心——天润农机具博览中心。这个中心随着中国北方农机城的崛起应运而生,不仅承载了展销功能,中外农机企业对接洽谈会、农机产业推介会、农机中俄合作报告会、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主机企业省内配套对接会、中国农业机械及农机具“走出去”说明会等也在这里举办,巨大的信息流在这里汇聚。

  占地12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区为300多家中外参展企业提供充足的展销空间,展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畜牧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机仪器等近千种商品,吸引了佳木斯市及周边城市、附近农场的农户。东方红无极变速大马力拖拉机、新疆牧神莱恩的GPS定位远程设备故障诊断水稻收割机等一批高端农机产品首次亮相;奇瑞重工、约翰迪尔、久保田、中联重科等农机企业大“秀”产品的革新功能。鹤岗农户李先生专程赶来,为“勇猛”Yz4650型玉米下棒机侃价,“展会品牌多,机型全,特别是大型机械可以货比三家。” 李先生说:“早就下心思要买这个型号的机器,到佳木斯展会来,可比市场价省1万元。”

  农机城 从萌芽发育到成长

  本届中俄农机展洽会,有个新展区吸引了众人目光——“佳木斯市农机产业历史”第一次亮相。1958年4月22日,全国第一台拖拉机“松花江3号”在富拖问世,1954年4月,全国第一台脱粒机在佳木斯试制成功。60多年来,这里形成了农机制造企业集群,为中国北方农机城的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26户,以及21户规模以上配套企业。

  作为三江平原的主体,佳木斯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机消费终端市场,地区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全国农机看龙江,龙江农机在三江”,2010年佳木斯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两大基地之一。随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实施,农机产业开始从田间作业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特别是随着农作物秸秆的深度利用,对包括秸秆捡拾压捆、切碎还田等机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新型市场正在形成。

  中国北方农机城在崛起

  2010年,首届中俄农机展洽会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俄机电商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商务厅、佳木斯市人民政府承办。随着农机展洽会影响的扩大,俄罗斯联邦哈巴边疆区政府、犹太自治州政府、阿穆尔州政府、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省农垦总局、省农机总公司、天润国际农机具博览中心不断加入到主办承办队伍中来。

  随后,首个国家级“国家农作物收割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国内最大的单体农机具博览中心相继落户佳木斯,为农机城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佳木斯利丰农机公司在销售业绩最好的一届农机展洽会上,一天就销售上百台农机。国内外农机汇集到佳木斯,又从这里销售到周边,公路物流得到极大繁荣,进而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火爆。

  目前,佳木斯的农机经销企业达232家,境外有10家。随着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开工建设,在中俄两国对农机退税及补贴政策的引导下,跨境农机加工园区必将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徐菲 王冬 记者 刘亿服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