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我国华南多地,建筑摧毁、道路被淹,损失巨大。台风过后,各保险公司开展灾后理赔工作,家庭财产险、汽车险,各种商业保险,不一而足。
在这次台风中,农业的损失更惨重,农民的抗灾能力更薄弱,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相关的农业保险,险种却屈指可数。“谁来弥补我们的损失?谁与我们携手渡过难关……在相关的救灾报道中,这样的声音屡屡冲击着我们的心扉。
农业保险在商业保险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损失难认定、投保率低、赔付额大、推广步履维艰……这种状况如何改变?农业保险能不能让受灾的农民享受到政策的抚慰?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商业模式的农业保险不切实际,各级政府要推出和农民按比例分担保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政府资助,农业保险才能落地生根。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评论员 郑风田)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一般农业都在露天环境下生产,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还比较大。但是台风或是地震这样的灾害,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个赔偿额巨大,损失严重,难以预防。比如像这一次,台风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在保险业发达的地区,一般的农民也是不愿意加入保险。
这些年我们国家整个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很快,但农业保险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像这样一种险种,一般情况下都是政府资助比较强的。 农民参保意愿跟政府的补贴是密切相关的。农业的保险很难像一般的商业保险一样,纯粹靠农民去投保,那是很难的,它都是政府集力,有很多地方上的或者中央政府的支持。就像是建立新农保、新农合一样,它都不是让农民自己保自己。它一定是国家项目,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让农民强制性投保,然后国家拿出很大一部分钱,农民再拿出一点儿钱,这才实际可行。所以,自然灾害并不是农民投保不投保的问题,而是你国家愿意不愿意资助的问题。
整体来说这几年,国家对农业保险政策还是很不错的,各个地方正在试点。我知道像新疆、江苏等各个地方都在做。但是沿海、尤其临海的台风呢,他的影响确实比较大。怎么才能根据沿海的条件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国家对这些地方的灾民建立一个比较好的保障制度?希望各级政府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推动农业保险落地生根,扩大参保品种;希望保险公司能放下身段,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业务,扶持农民,把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