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中国东北“稻强米弱”或将重新洗牌


时间:2014-07-28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哈尔滨7月28日电(记者王建)近日,记者在中国粳稻主产区黑龙江采访了解到,由于呈现“稻强米弱”态势,东北大米加工业陷入亏损困局,或面临重新洗牌。

专家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稻米市场“稻强米弱”格局短期将难以改观,大米加工企业利润会被进一步挤压,长远来看不利于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也将加剧国家粮储压力。

由于稻谷价格坚挺,而大米价格总体维持稳定并略有下降,近期东北地区稻米市场继续呈“稻强米弱”态势。据悉,目前,黑龙江建三江普通中等粳稻收购价为1.53元/斤,比今年年初上涨2.0%;而北京市场标一东北米批发价为2.35元/斤,比今年年初下降0.84%。

“稻强米弱”使东北大米加工企业处于亏损境地,开工率低。黑龙江同江市北绿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兴起说,公司年加工大米能力为7万多吨,但今年以来只加工了1万多吨,开工率不足30%。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鑫盛源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从事大米加工已有十多年,董事长赵凤莲说,近一年来是大米加工企业生存最艰难的时期。

业内人士表示,“稻强米弱”有利有弊,对缓解成品粮的上涨压力、稳定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米加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加工企业长时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面临亏损,可能会导致整个产业重新洗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稻强米弱”持续下去,长远来看“稻强”就会缺少支撑,势必影响稻谷价格,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会影响粮食流通市场。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长孙道东认为,“稻强米弱”如果持续下去,大米加工厂不敢收粮,加工量下降,就不能释放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从而加剧粮储压力,进而有可能导致农民卖粮难。

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逐年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2014年国家继续将粳稻最低收购价上调至每50公斤155元,比2013年提高5元,并加大力度进行托市收购,这为东北粳稻市场奠定了底部价格,产区粳稻市场价格整体仍将较为坚挺。

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足,而下游需求又较为刚性,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包括粳米在内的国产大米的价格,市场“稻强米弱”格局将进一步强化,或面临重新洗牌。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