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市“双推”(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活动走进桐乡,市领导鲁俊、肖培生、刘冬生、高玲慧、胡海峰等率各 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等,集中到石门、乌镇等地实地查看我市“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生猪养殖减量提质等重点工作推进 情况,桐乡市委、市政府领导卢跃东、盛勇军等陪同观摩。
观摩团一行对我市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转型、监管”等工作和死亡动物生物处 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创新举措及成效进行了观摩。在石门镇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观摩团全体成员听取了盛勇军市长关于我市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及配套收 集处理体系的建设和运作情况介绍,并实地观摩了死亡动物集中处理与蝇蛆消纳动物尸体的生物处理车间。据介绍,桐乡市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通过自主创新,开创 了蝇蛆生态化处理死亡动物的“恒生模式”,拥有国家专利18项;自2013年7月试运行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该厂现建有流水线3条,年 处理能力达7300吨,已成为集自动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化于一体的死亡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中心,并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投入运行。“恒生模式”从根 本上解决了常规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弊端,实现了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养殖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达到了无害化、彻底 化、高值化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安全高效、资源循环的生态创新之路。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根据推进生猪养殖业“减 量、提质、转型、监管”等工作目标,在“减量”方面,注重强拆违、促转型,上半年拆除违章猪舍43.30万平方米,削减生猪存栏5.64万头;在“提质” 方面,注重优化模式、加速转型,建立起“嘉华智能化全封闭模式”、“濮院散养户集聚模式”、“双丰循环利用模式”等优化模式;在“转型”方面,注重引导转 产专业、确保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已转产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水产等种养业2637户,实现转业人数5078人;在“监管”方面,强化政策措 施、完善监管机制,着力构建以“集中处理设施为核心、区域性统一收集网络为基础”的公共无害化处理体系,确保死亡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全域覆盖。
来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