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统一绿色通道,引入第三方评估
本报讯(记者周亮) 北京市民政局7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从即日起至9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市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并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议事协调机制、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及多部门联动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城乡社会救助对象10.1万户、18.1万人。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以解决社会关注的“人情保”“错保”“漏保”问题和推行“阳光低保”为重点,通过入户摸底、向全市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聘请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监督社会救助工作。对社会救助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对各区(县)在社会救助的政策执行、工作保障、工作管理、资金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考评。
在加快建立和完善“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方面,北京市拟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统一的救助申请受理窗口,畅通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绿色通道。同时,建立部门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标准、转接时限,加强部门配合,开展“救急难”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