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剑阁县姚家乡党委政府针对银溪村地处深山、生态植被茂盛、留守老人妇女多的实际,扶持三组务工回乡青年郑明军建起了银耳种植林下经济产业基地,有效破解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的问题。
银耳种植周期短,生长期1年,采收期为6至9月,采收间隔期7天,采收时以朵状蓬松为宜,在经过采收、清水冲洗、根部修剪、烘干、晾晒等5道工序后出售,市场售价为每公斤360元,是黑木耳的4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郑明军近几年在青川县等地跟师学习银耳种植技术,是个远近闻名的“土专家”。2013年10月,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找到返乡的郑明军,请他挂帅发展银耳种植产业,带领父老乡亲致富。随后,组织村两委和乡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信用社等部门,协调解决了资金、场地、林木审批、技术指导服务、销售渠道、劳动力调剂等问题,扶持发展银溪沟银耳种植示范基地,目前正在申办银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1月,郑明军、蒲玉顶、向兴发共同筹资50余万元,配种9700袋,种植银耳10亩。6月上旬至今采收了4次,收获干银耳600公斤,实现经济收入22万元。据预测,今年可采收干银耳2000公斤,总收入72万元,纯利润可达29万元,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是可持续规模化发展的林下经济产业。目前,姚家乡党委政府准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种植银耳。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