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镇江油脂化学厂也曾生产过冰棍


时间:2014-07-25  来源:三农观察网报道 点击:
    棒冰,又叫冰棍,镇江人喜欢称为“冰棒”。在收藏界,收藏糖纸的人有不少,且品种、数量较多;而收藏冰棒纸的人很少,早期的冰棒纸更如同凤毛麟角。著名火花收藏家张鹏收藏的几张冰棒包装纸表明,镇江油脂化学厂也曾生产过冰棒,可见证镇江冰棒的生产史。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区道署街“梦溪火花艺术馆”见到了这几张包装纸,长和宽差别不大,为一般的白纸印刷,似未经打蜡。一张是“菓汁棒冰”,上面以红色画有枇杷、葡萄、樱桃、草莓和苹果、香蕉、橘子图案;一张为“赤豆棒冰”,紫色的字体和简洁的图案,两张包装纸上面均印有“科学消毒、清洁卫生,公私合营,镇江油脂化学厂出品”等字样。一张以绿字为主的“镇江牌棒冰”纸,套有红字“牛奶雪糕”,辅以冰花图案及“科学消毒,清凉可口”字样,为镇江畜牧坊乳品厂出品,厂址镇江大西路457号,电话583。
张鹏先生称,这是他整理淘来的旧书时,无意中从书中翻出来的,有可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品,比他的岁数还要大。因为公私合营始于1956年,结束于1966年。而畜牧农场成立于1958年,畜牧坊乳品厂的电话号码数字很小,亦表明它的安装时间较早。
冰棒可谓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冷食了。它不像冰淇淋等含有奶油,人们不会担心食用它会发胖。它甜而不腻,冰中带香。在电冰箱尚属稀罕物品、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吃上根冰棒,在解馋的同时,防暑降温,体验清凉,是许多人抹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尽管后来冰棒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也越来越精美,但人们基本上对冰棒纸都不屑一顾。虽然当年曾有人用它点煤炉,因为它上面有层蜡容易着火,但很少有人专门收藏。
据《镇江市志》,解放前,镇江就有棒冰生产。解放后,先后由五金、纸业等私营商店转业,开设光明、金山糖果厂和镇江冷食制冰厂。1956年,镇江新生食品厂兼产汽水、棒冰等。镇江油脂化学厂始建于1948年,在人们的印象中与生产冷饮根本不搭界。它生产过化纤原料涤纶树脂、钛白粉等,后更名为钛白粉厂。通信员鞠永平,冷俊成
 


来源:三农观察网报道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