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杨明:风干菜里的致富密码


时间:2014-07-25  来源:新疆日报 点击:

“有个蔬菜经销商听说我种的是有机蔬菜,隔三岔五他就会过来转上一圈,看看土豆长势,生怕我把土豆卖给了别人。”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土豆田地,杨明笑呵呵地告诉笔者。

  7月15日,傍晚刚下过一场细雨,雨过天晴后,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园显得生机勃发:藤蔓架上的黄瓜、豇豆高高垂挂;西红柿枝上挂满了果实;洋葱、土豆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前段时间,杨明刚刚从山东青岛举办的合作社培训班上学习回来,就忙着将一箱箱新风干的蔬菜装车送给客户。也正是他生产的风干蔬菜,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今年37岁的杨明是吉木萨尔县民丰农业种植发展合作社理事长,10年前他办了一个烘干菜加工厂,由于使用的蔬菜不打农药,没上化肥,品质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一直想再多承包些土地,将合作社扩大,可是苦于村里没有整块地,只好作罢。今年初,了解到村里将流转1000亩耕地用于打造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杨明毫不犹豫地承包下来,全部种植了早熟土豆、辣椒、茄子、豇豆、西红柿等16个品种的蔬菜。

  要说杨明为啥要生产风干蔬菜,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几年前的春节,杨明和妻子去县城蔬菜批发市场,发现蔬菜价格贵的惊人,而且市场上大量的新鲜蔬菜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运费贵,成本高。回来后,杨明就开始思忖,大老远的从外地买人家的菜,这样的市场空缺我为什么不能做,开春,杨明就承包了村上的21座标准大棚,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棚蔬菜就让杨明赔了个底儿朝天。“菜种的赔了,人也瘦了好几圈,亲戚朋友当时都劝他不种了,但是他一心认定,他想把这个事干下去、干好……”。

  杨明开始买来书籍,悉心钻研学习,边学边干,通过几次去外地学习,杨明的大棚蔬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科技含量上都上了新水平,秋季的大棚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净增收入6万多元。随即他又开始寻找新的致富路,瞄准了“自然风干菜”这条路子。城市的居民已不再晾晒储备传统风干菜,市场相对呈现真空状态,杨明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了占地2240平方米的新疆唯一的自然风干蔬菜加工厂,风干豆角、葫芦瓜、花菜、辣椒等多个品种的蔬菜。

  去年他仅风干菜一项收入就到10万多元,今年,千亩沼液蔬菜园将给他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农村还有好多挣钱的机会,我想今后逐步通过合作联社把吉木萨尔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市场。”杨明不但对自己的风干菜事业充满信息,对吉木萨尔县其它农副产品业发展的前景也是信心满满。


来源:新疆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