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呼和浩特农产品“专业合作”创品牌


时间:2014-07-23  来源:中国农业影视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天刚亮,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村民刘宝贵便又开始忙活“照顾”温室里的蔬菜了。几年前,村里盖起了大棚,许多人开始种植温室大棚蔬菜。2013年,刘宝贵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这些年,金河镇根堡村的蔬菜水果逐渐在呼和浩特市叫响了名号,加之村子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户通过合作社的专业指导,蔬菜产量高、品质好,绿色无公害。

  “以前我是养牛的,其实种菜这事儿根本不会。”刘宝贵告诉记者。一开始,种的菜苗出现问题,刘宝贵只有去卖药的地方,询问后买点药回去试试。但绝大多数时候,药不对症,刘宝贵也无可奈何。

  2014年春,刘宝贵知道村里成立了绿百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可以加入其中,共同解决种植问题、增产增收。由于种植经验与技术缺乏,刘宝贵加入了该合作社。

  根堡村的温室大棚一年种植两次,多为西红柿、西葫芦、豆角等蔬菜。刘宝贵告诉记者,第一茬种的豆角已经收获。在合作社的帮扶下,相比去年,他的种菜收益增多不少。

  “加入合作社,种菜省心多了,啥时候发现菜不好看了,有虫害了,一个电话,合作社的技术员就会亲自来到温室,免费对菜、土壤等进行技术检测,人家技术好,检测科学,听人家的处理意见准没错。”刘宝贵乐呵呵地说着,“行情不行了也可以找合作社帮忙,合作社真心为村民解决问题,村民信任它。”

  现在村里开始种植第二茬蔬菜。有了合作社的技术支持,种植户们只需按时铺地膜、除草、浇水,不用再为“看病”与“治疗”难题发愁。

  呼和浩特市绿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之一梁强对根堡村蔬菜种植面临的问题非常清楚。他说,种植户的问题在于种植成本高,技术水平低,而滥用化肥农药又造成蔬菜品质下降、市场不认可。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蔬菜保质保量、卖个好价钱。现在,我们会定期对合作社的种植户进行技术知识培训,实地指导,并努力创造多种销售途径。

  梁强相信,通过科学技术、市场推广、农资整合等手段来提高蔬菜产品产量与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这指日可待。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工商分局副局长赵建军告诉记者,合作社从本质来说就是打破以往种植户、养殖户单打独斗的状态,形成一个集体。譬如根堡村的种植户成立合作社,社员联合起来出谋划策,能够在生产资料、种植技术、销售渠道、销售价格、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资源整合,村民共同获益,这样也更有利于区域化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赵建军说,有时候农民种出来的农产品由于品相不好而卖不上价钱,品相好的又因为包装、渠道等问题而低价出售。这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工商部门是商户和合作社之间的桥梁,我们要让二者直接对接,供应和需求对接,才能让村民增收,让绿色的蔬菜水果走进市场。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四个区中,赛罕区农业可耕种面积、农村人口最为庞大,村镇农业发展蓬勃。2014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1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倍之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等多个产业,如黄合少镇的金瓜、金河镇的蔬菜等现已形成较好的市场口碑,也出现了诸如绿联、宝丽鑫等具有市场领头作用的专业合作社。

  据了解,目前,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正与大型超市、学校和机关食堂等实施产销对接,积极拓宽农产品销路,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直接走进各大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并尝试发展订单蔬菜、社区超市直销等多种形式,朝着更为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农业影视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