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违章建筑为何能够“先上车后买票”?


时间:2014-07-23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宁夏银川市一个名为“天都16区”的房产项目,自今年1月份被爆出未批先建属违章建筑以来,虽然监管部门3次发出停工通知,但该工程直至4月1日仍无合法手续却仍在施工。

  违章建筑一直是城市顽疾,它不仅侵占城市空间滋生安全隐患,还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深受群众诟病。“天都16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置国家法律和监管部门的停工通知于不顾“野蛮生长”,如果不是主管部门有意“放水”,那就只能说明开发商“过于嚣张”。难道开发商不怕建筑被查封后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

  当然怕!但开发商知道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事实上,未批先建的建筑物在宁夏银川并非首例,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少见。

  违建为何屡禁不止?因为开发商已经摸清了相关部门的应对之策:造成既成事实后,相关部门大多只是罚款了事,到时还会给补办相关手续,而这点“车票钱”对早就上车了的既得利益者来说不过九牛一毛。正是由于摸准了监管者的心理,违建开发商们才会无所顾忌,敢于公然抗法。

  这并非随意揣测。被“后买票”漂白的“先上车”行为近年来在全国多地均有出现。这一行为看似“罪”在开发商,其实却源自政府相关部门“令人捉急”的执行力,正是这些部门对违建行为“先上车后买票”的默许和放纵,才造成了这一顽疾久治不愈。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一部分违建一拆了之,对另一部分违建却允许“先上车可以后买票”,这种双重执行标准既加剧了社会对立,还弱化了法律权威,损害了政府信誉。

  违建“先上车后买票”真就没法治?非也。违章建筑“野蛮生存”、违建开发商“嚣张无度”说明有关部门的督查和问责并未到位,如果将监管效果与监管者的“官帽”挂钩,哪个部门还敢懈怠?如果对违章建筑的处置坚持同一标准、同一力度,甚至揪出几只“老虎”“苍蝇”,打一打他们的嚣张气焰,违建频出之势或许就能有所缓解。(记者 何晨阳)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