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粮食过度加工易导致“富贵病”


时间:2014-07-23  来源:新农网 点击:

农业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为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营养和能源的浪费,应大力发展专用米、糙米、米糠食品、专用粉、全麦粉、小麦麸皮制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及系列化、优质化、方便化主食食品。

  随着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中国食物供应空前繁荣,吃饱对于多数国人早已不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粮食过度加工、过度追求精度,造成出品率的降低和营养成分损失,对粮食节约和人体健康都有害无益。

  数据显示,过度加工导致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以大米为例,正常情况下,每100斤稻谷能生产出70斤大米,但是目前很多消费者喜欢精细白大米,加工企业每100斤往往只能生产约50斤,浪费很大。

  而且,粮食中的很多营养都因深加工丧失了,精细化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容易造成某些“富贵病”。近几十年间,我国居民经历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完成的膳食转型。以高能量、高盐高脂和高动物性食物为特征的膳食结构,过度依赖精制食物,追求口味享受,加上体力劳动、体育运动的缺乏,导致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迅速增长。而且,多种疾病发病年龄都在提前,肥胖、高血压、亚健康、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正由高收入群体向中低收入人群转移。

  病理学理论表明,膳食中摄入较多全谷物食品,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还可抵抗一些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长期以来,“色香味”这些最普通的感官指标,影响着我国消费者选择,导致存在众多消费误区。过度追求“色香味”,大大提高舌尖上的风险系数,值得我们反思。

  因此,建构科学的膳食结构,食用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应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体质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