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1日讯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共上饶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上饶旅游大讲堂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讨会”近日举行。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做了主题为“从美丽乡村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主题讲座。
戴斌认为,在我国旅游经济正在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今天,在高速交通、移动通讯、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改变旅游产业格局的今天,旅游已经从“入境、观光、团队、创汇、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等关键词转变为旅游是人民群众异地、短期的生活方式,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常态化生活选择。
进一步的,从产业面的情况看,八项规定和政府的节约新政一来,早前的高星级酒店、高等级景区、高尔夫球场和旅游综合体现了原形,酒店忙着“弃星”,大项目则延长投资年限,反而是如家、七天、布丁这样的低端业态,以及面向年轻人市场的互联网旅行服务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无论是国家的宏观决策,地方的区域发展,还是企业的投资经营,都不能离开大众旅游的基本面,都要尊重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美丽生态是大众旅游的基础需求和本底资源。
“俗话说,近处无风景。到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去品山阅水,接触自然,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动机。古典的旅游活动正是从看山看水看异地起步的,秦始皇东巡、乾隆下江南,以及李白与徐霞客的游历莫不如此,‘自宁海出西门,山光水色,俱有喜态’,没有美丽的生态,倒不如呆在家里好了。我们从小时开始,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活动,还是家长在周末假期的褒奖,提到出去玩,马上就会想到游山玩水,心情也总是亢奋的。这种亢奋心情的主要原因是:要去一个与平时不一样的美好的地方。这里面就很好诠释了旅游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不同的空间产生向往、美好的环境带来愉悦。”戴斌解释说。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