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也能种出“无公害”的“放心菜”?带着这种疑问,记者近日专程走进新建县厚田乡小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访。
厚田乡位于赣江之滨,其“厚田沙漠”全国闻名。小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地处赣江外堤,方圆几十公里没有工业企业。记者站在堤上往下看去,不见沙漠,只见绿色。在新修的田埂上行走一个多小时,犹如置身于“蔬菜王国”,辣椒、空心菜、圣女果、紫背天葵等30多种时令蔬菜让人嘴馋,60多名当地农民或锄杂草,或修水渠,一派繁忙景象。
合作社的“当家人”魏道龙从田间走来。看到40来岁的他,记者直奔主题:“为何选择这片沙漠种植‘无公害’的‘放心蔬菜’?”
魏道龙笑着说:“理由很简单。我长期在城市搞水电工程,每次回家看到村里人并不富裕,而村前的大片土地不断沙化、荒芜,心里很难过。同时,由于长期在城市搞工程,了解市民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及市场前景。于是和几个朋友一合计,于2008年组建了小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开发上。”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聊,探讨在沙漠种植“放心菜”的每一个“细节”。
“村民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吗?他们能得到多少实惠?”
“村民很支持。合作社已经列入南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面积5000亩,目前已经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并且全部种上蔬菜。同时,村民主动到合作社来务工,长期工每月工资3000元,零工每日50元至60元,大家在家门口务工,高峰期每天有100多人,干的又是老本行,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统一发工资,今年端午节前已经发了20多万元工资,全部到了村民手上。”
“在沙漠里种蔬菜,最大的问题是土质改造,用化肥的蔬菜品质差、安全系数低,用农家肥的蔬菜品质有保障,但生产成本高,你是如何操作的?”
面对记者的提问,魏道龙顺手一指说:“这一堆堆都是谷壳、禽畜粪便等,都是最好的有机肥。我们的宗旨是生产‘放心菜’,目前已经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证书,正在申报绿色和有机食品证书。你现在可以随意查找,看是否有不符合规定的化肥、农药及包装袋和喷洒器具。发现一项,欢迎举报。”
在简易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七城会”、“中博会”指定供应商证书。
我们聊得正欢,新建县蔬菜办主任蔡垣富、绿色食品办主任杨晓莉走了进来。他们刚从地里采样回来,一边和魏道龙了解情况,一边填写产品生产档案。记者随意翻阅,每种产品的种类、规模、种植方式、时间、肥料使用、播种及收获时间等总共20多项,均登记在案。
魏道龙郑重签下了承诺书。两位主任对记者说,我们重过程更重结果,今天采了10多个品种的样品,检测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魏道龙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他们每月都要悄悄来一次。市、省及农业部的相关部门都来过,有他们把关,我们更放心了。”
从田头到餐桌的过程,往往是蔬菜从“放心”变成“不放心”的关键环节,也是记者极力跟踪的重要环节。
合作社首先组建了“江西省小洲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聘请北大专攻农产品营销的专家龚建国为公司总经理,同时,从江西农大、农学院聘请了5位专家组成顾问小组,专门负责生产技术、产品营销及质量保障工作。
同时,合作社在南昌市区建立了产品分拣、加工、包装工厂,配备了专业的检测车间及先进设备,确保产品质量。他们还添置了10多台产品配送车辆,在万达星城、省政府大院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了直销店,并采取农超对接方式,在各大超市设立“小洲村”品牌的蔬菜专柜……
“目前,‘小洲村’是南昌的、江西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小洲村’成为全国的、世界的。”魏道龙和他的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