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社科院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与会专家围绕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进行了研讨。专家们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最大的改革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紧跟这个发展趋势,以“总结、改革、创新、提高”为主题,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7月16日四川日报)
研究生,不同于一般的义务教育,也不同于普通的大学教育,其年龄特征、研究学习特征都不同。现代教育有其客观规律,但现代教育必须创新,对于大学以上的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是主动地创造知识,因此要抓住培养质量这条主线,构建现代、科学的内部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能力。
在现代信息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研究生教育当中来,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从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治理能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能力,需要使研究生教育从封闭培养向开放合作办学转变,扩大开放办学的能力。研究生教育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全球思维。
另一方面,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注重知识创新。研究生教育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知识是产生能力的重要条件,但是,知识绝不代表能力。研究生教育,绝不应该是培养出只会考试不会实践、不会思考的高分低能者。
除此之外,还需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吸纳研究生参与治理、参与科研、参与教学。治理与管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管理的主体只是单一的,是上对下单向的,而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方式是民主的。治理现代化就要求在研究生学院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我参与治理、参与教学、参与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不仅如此,还需要从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老师填鸭式地一讲到底。在信息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借脑、借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各种论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文/李勇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