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山市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市结合粮食单产基数高、增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八大科技增粮工程,充分挖掘资源和科技潜力,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努力实现粮食总产139.1万吨以上、同比增产1万吨以上的目标。
为保持全市粮食生产发展良好势头,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保山市确立了粮食总播种面积计划稳定在389万亩,其中夏粮面积130万亩、秋粮面积259万亩;全年计划粮食总产139.1万吨以上,同比增产1万吨以上的粮食生产目标。据目前统计,全市夏粮播种130.18万亩、比上年增加1.06万亩,夏粮产量25.89万吨、比上年增产1.18万吨,夏粮生产实现四连增;秋粮播种255.85万亩,比去年同期快4.73万亩,目前已播秋粮作物长势普遍较好,为全市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
保山市结合单产基数高、增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以及冬春旱情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全面实施了八大科技增粮工程,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一是抓好农作物良种工程,全市推广水稻良种98.31万亩,推广杂交玉米良种121.94万亩,两大主要秋粮作物良种率达到95%以上。二是抓好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全市实施国家和省级49片49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已经到位资金840万元,15片夏收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已经实施结束,其中5片麦类高产创建完成面积5.22万亩,经市级组织专家实收复测平均单产479.07公斤/亩,比上年增产18.17公斤/亩,比全市平均单产高264.07公斤;另外34片水稻、玉米高产创建也已经全面落实到田块、落实到地块。三是推广农作物间套种工程,全市推广农作物间套种294.48万亩,其中小春完成106.98万亩,大春完成187.5万亩,力争做到多种多收。四是抓好水改旱种植杂交玉米工程,全市在高海拔冷稻作区、常年无水灌溉迟栽稻作区、夏烟早植迟栽稻作区完成水改旱种植杂交玉米26.5万亩,确保了适时栽插。五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完成麦类、油菜、马铃薯等小春作物测土配方施肥99.8万亩,正在实施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和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280.2万亩。六是抓好植物保护工程,全市稳定病虫监测点55个,定期收集粮食生产病虫害发生、防治进度情况,累计防治粮食作物病虫害336.26万亩次,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七是抓好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工程,全市推广玉米地膜覆盖49.8万亩,充分发挥玉米地膜覆盖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八是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全市抽派530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建立4800户科技示范户,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和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已经培训农户35.53万人次以上,发放培训资料29.85万份以上。
在全面实施好八大科技增粮工程的同时,保山市还印发了《保山市2014年粮食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统一思想认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保持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粮食生产生力军;注重科学防灾,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提升现代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切实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全年全市粮食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