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重庆长寿区农委获悉,去年底以来,该区八成养鱼户共同组建了“航母级”股份制合作社,依托抱团发展模式,一举解决了“散户”养鱼面临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预计今年养鱼收入将比去年增加30%以上,商品鱼销售收入将增加5000万元以上。
重庆长寿区依托长江重庆长寿段、重庆长寿湖、大洪湖以及水库等资源,发展规模以上养鱼大户和公司超过百家,是重庆市商品鱼的重要生产基地。2013年,全区商品鱼产量超过1500万吨。
“但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自身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黄大荣告诉记者,他是重庆长寿区重庆长寿湖镇的养鱼大户,养鱼面积60多亩,每年的商品鱼产量超过10万斤。重庆长寿区农委主任张国轩介绍说,像黄大荣这样规模的养鱼户,大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首先是资金问题,养鱼规模不大不小,很难靠自身的能力取得贷款融资;其次是技术问题,散户养鱼,多以“四大家鱼”为主,无法养殖技术含量较高的鱼类;第三就是产量不大,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多靠鱼贩进行贩运。
为解决“散户”养鱼存在的问题,在重庆长寿区农委的引导下,该区近八成养鱼户,以及大部分渔业公司,于去年12月,共同组建了一个渔业专业合作社——重庆长寿精英渔业专业合作社。由于涵盖了重庆长寿80%的养鱼户和公司,这个合作社堪称“航母级”,是重庆市最大的一个渔业专业合作社,水域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
“我们是一家紧密性的股份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理事长李晓红说,为解决养鱼户的技术、资金和销售难题,合作社依据市场,对每种鱼的养殖规模统一进行规划,避免内部恶性竞争;还与西南大学合作,对入社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撑;在融资方面,由合作社进行出面担保,如今已经成功获得近800万元贷款;在销售方面,则组建一支专业销售队伍,直接与各地市场衔接,统一销售。
通过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重庆长寿渔业的发展。从目前的养殖情况看,今年,合作社成员的商品鱼产量将超过2000万斤,产量较去年提高30%。更重要的是,通过统一销售,售价更高,商品鱼品种结构更优。以“四大家鱼”为例,草鱼的售价稳定在6.5元/斤,每斤利润1.5元,比散户自己卖,多出五成。其次,翘壳、黄腊丁等附加值高的商品鱼,产量将由去年的不到200万斤,提升到今年的600万斤。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