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中国采用生态法长效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


时间:2014-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中国农业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联合鄂豫陕三省5日下午首次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开展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水生生物的生态调节功能,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这是首次大规模利用生物控制措施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保护。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在丹江口水库放流鲢鱼200万尾、鳙鱼100万尾、鲤鱼50万尾、翘嘴鲌100万尾、草鱼50万尾等总计500万鱼苗;在库区中上游郧县、武当山、郧西县、张湾区等地总计再放流500万尾鱼苗。此外,在陕西、河南两地汉江流域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地表水二类的水平。在一些入库断面监测结果中,所有指标均非常好,唯有总氮的指标较为突出。

    “水中含氮多,容易带来水体富营养化。而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鱼等,恰恰可以吃掉水中的藻类,对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非常有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解绶启说。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南水北调水源地整治和保护。“十二五”期间,中国规划投资120亿元用于整治水源地的工业点源污染、城镇污水处理以及工矿污染等,总计关停了1000多家污染企业。

    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保司副司长范治晖介绍,目前已初步建了从源头、过程到末端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体系。从5月刚通过的一项考核看,2013年整个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改善,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满足调水要求。

    今年2月16日,中国公布了《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其中56条规定有28条与节水、治污和环保相关。而根据中线工程调水计划,今年汛后将正式实现向北方调水。

    “调水将严格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任何时候水资源保护都是重中之重。”参与负责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臧小平说。

    据介绍,类似于增殖放流这样的生物控制措施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当中,比如,处理一直以来让人头疼的城镇污水处理,可以建立人工湿地,让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水经过人工湿地自然过滤、净化再排进入库河流。

    此外,经过多年治理和保护,整个水源地涉及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的40多个县市,工业点源污染基本已经控制,但是农业面源污染仍是一大威胁。目前中国政府在水源地地区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有关科研院所已开展多项生态农业项目。

    生物控制措施将是今后最为理想的治理和保护之道,并且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水源地保护当中。湖北当地官员表示,他们希望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为契机,探索更为科学和长效的生态治理方式,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典范。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