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珙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失地农民逐渐增多。为帮助失地农民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珙县人就局想办法、添举措,努力做实就业服务工作,多措并举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积极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引导工作。通过网络、电视、培训宣讲等形式,向失地农民大力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将《珙县各类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流程》、《珙县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及专业一览表》、《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等用工、培训信息放大成海报在失地农民集中区信息公示栏进行发放、张贴;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家庭进行走访,了解需求,正确引导,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
努力提升失地农民就业技能水平。制定了《被征地无业人员培训工作方案》,召集培训机构召开专题会议,主动与被征地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社联系,按需开展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意愿、年龄、文化程度,分别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分层次培训,让学员更容易接受适合自身水平的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坚持方便于民的理念,减轻学员经济负担,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群众家门口,合理安排培训。
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帮人才就业,促民企发展”和“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各种专项招聘活动,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及就业指导服务;在失地农民相对集中的余菁工业园区、孝儿镇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帮助被征地农民解决就业难问题。
真情帮扶,落实失地农民就业援助。提供“五个一”真情服务为失地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即:提供一次贴心的上门服务、提供“一站式”温馨服务 、提供一次免费技能培训服务、提供一次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提供一份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单;开展好就业困难对象认定工作和享受社保补贴工作,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
去年来,共计发放《社会保险法》、《务工指南》、《创办你的企业》、《宜宾创业人》及培训、就业信息5000多份;为失地农民提供培训18期,享受培训补贴学员1400多人次,其中技能培训476人;组织专场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为500多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为被征地农民开发公益性岗位31个,有效的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开展失地农民失业登记694人,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人员235人,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90人,发放社保补贴30.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590余万元,代缴职工医保230.91万元。
来源::宜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