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油菜研究所:依托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助农民增


时间:2014-07-15  来源:多彩贵州网 点击:

 科技兴农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可靠保障和有效途径。作为自古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大省,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将农业科技工作放在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贵州省科技厅通过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了田间地,成了农业增效的“助推器”,农民增收的“催化剂”。

  在我国油菜育种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地位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就是贵州省着力建设的,我国油菜行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油菜研究所所长杜才富走进油菜花地,查看油菜繁殖情况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始建于1936年,目前有科级干部、博士、硕士70余人,主要从事油菜、花生和玉米等品种资源收集整理、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制种技术与新品种推广等领域工作。建所至今70余年间,在一代又一代油菜育种专家的不断努力下,该所通过科技创新,先后研究出并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达50个。仅在2007-2009年国家审定含油率大于46%的油菜新品种全国共育成10个,其中5个就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育成的。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全国开始推广种植传统杂交油菜。“该油菜品种不仅产量低,且其油菜籽中芥酸含量高达45%、硫甙含量高达100—120umol/g。”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所长杜才富告诉记者:“这两种成份都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芥酸对人体有危害,不易消化,大量摄入后,会造成血管壁增厚,形成心肌脂肪堆积。”

  “产量低是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我国油菜含油量偏低、效益不高的瓶颈制约,有的放矢的品种选育是第一步。只有首先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振兴油菜产业才有希望。”杜才富介绍说,为了提高杂交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油菜籽中芥酸、硫甙含量,给百姓打造健康食用油,近年来,该所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高产、高抗、高效和适应机械化的新品种选育。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最新研究出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

  经过该所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的潜心攻关,该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双隐性核不育杂优育种理论及技术体系,研发出了一系列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并推广到覆盖长江流域的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3个省市种植,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

  “经济效益的提升,才能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而科技创新恰恰是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谈及油菜研究所下一步的规划,杜才富表示,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将以院士工作站为出发点,加强与法国农科院、华中农大等院校合作,推动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加大对油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助力油菜产业发展。

  “加快良种选育,提高油菜产油成份,提升油菜生产效率,让农民朋友的钱袋子鼓起是我们的永恒目标。”杜才富说:“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了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王珩作者:

 


来源:多彩贵州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