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早上,天空下起濛濛细雨,仁和区前进镇普达村村委会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庄先琴和当地300余名失地农民一起在现场举办的招聘会上寻觅着自己中意的岗位。很快,她找到了一份鑫岛游乐城的售票员工作。在这一场专门为失地农民举办的招聘会上,共有131名失地农民在现场与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
“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多亏政府为我们这些失地农民搭建了就业平台。”庄先琴笑言。岗位送到家门口,不用外出“跑路”就能找到工作,对普达村的失地农民来说,很是满意。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大规模针对失地农民开设的家门口招聘会,共有11家用人单位和5家培训机构,为村民提供了酒店服务员、游乐场售票员、机械操作员等600余个就业岗位及家政、康养护理、美容美发10多个培训工种,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失地不失业”。
招聘会上,5家培训机构的展台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我们这些人没有什么文化,不识字,学一项技术的话可以养活自己嘛。”“培训一下有个手艺,心里踏实点,以后生活也有个保障。”正在厨师培训学校前报名的村民帅永琼高兴地说。据悉,选择培训班的村民,可以享受政府就业专项资金补贴,低偿或无偿的接受培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报名人数满了30人,他们还会上门服务,送培训到村里。
据市就业局副局长奉鑫介绍,因建设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普达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失去土地后,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了当务之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区有关部门积极为村民们办实事解难题。“我们针对这些村民的专业和技能,之前已经开设了两期培训班,为100名村民提供了电工和园林绿化的培训,这次我们送招聘会到村上来,就是想让这些培训班人员和其他失地无业农民一起找到满意的工作。”奉鑫还表示,今后将根据需求,采取“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温暖”等措施,从而帮助更多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切实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当天,在300余名失地农民中,达成招聘意向性协议的有131人,培训报名的有200余人。本报讯(记者 江潇 王南桢 见习记者 李攀枝花日报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