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秸秆"烧出"灰霾天 回收难题待破解


时间:2012-06-26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南京6月13日专电(记者陈刚、蔡玉高)连日来,我国多地连续出现灰霾天,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局部地区出现重度污染,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质疑。灰霾天气频发的背后“祸首”,是屡禁不止的秸秆

  焚烧现象,而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秸秆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成本获利“倒挂”现象和相关投入不足。

  最近,江苏环保部门正紧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秸秆焚烧督查。据南京环保部门11日公布的最新火点排查结果:从5月20日开始,环保部门分为三组对全市焚烧秸秆火点进行巡查。截至6月11日,共查处焚烧秸秆火点75处,其中卫星遥感查出16处火点,人工巡查59处火点。

  记者获悉,对于秸秆焚烧之祸,各级政府也在想方设法,除卫星技术监测并通报结果外,江苏等地政府也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禁烧令”、并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但目前仍难以普及。究其缘由,是秸秆从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农民感受不到好处,企业收获不到利润”的“瓶颈”尚未突破。

  有关工作人员坦言,主要工作是督促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并没有多少有效的直接手段。

  “管得不严时,就直接烧;管得严时,就偷着烧;放在田里影响生产,不烧怎么办?别说很多地方不能回收利用,就算能,收起来的人工费用都超过卖的钱!”采访中,部分农民向记者反映,焚烧秸秆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如果不烧,还会影响下一季生产。

  江苏省一家生物质能发电厂的员工表示,当下,秸秆发电厂普遍存在秸秆原料不足,主要原料不是秸秆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稻壳、废纸等。“秸秆发电投资成本过高,盈利能力不强,收购价往往较低,甚至低于田间收集的人工成本。”

  据基层农技人员介绍,如果要实现秸秆全量还田,达到效果就必须完全粉碎,这意味着每亩需增加100多元左右的成本,从农民的角度考虑,并不是“首选”。

  记者了解到,前年世博会期间,江浙沪等地以堵疏结合、奖惩共济为原则,整合部门力量,并采取“以奖代补”、设立举报热线等方法,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焚烧行为明显得到遏制。目前江苏的部分地区也正采取类似的方法,并向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相关各方回收利用秸秆积极性。

  相关专家表示,对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是以低成本、高效益解决秸秆回收利用问题,政府部门在严抓共管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大政策和财力支持力度,而不是空气被严重污染了才抓一抓,事情一过,照烧不误。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