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河北赵县:河滩荒地变生态农场


时间:2014-07-1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本报讯(记者李杰 通讯员徐哲普)日前,记者沿着河北省赵县境内沙河沿岸一路走过去,看到白皮松洁白光亮,三角枫、五角枫、玉兰、樱花相间种植,一些木瓜树上已挂满果实,昔日河滩地上“长”出了“生态农场”。

  “这里苗木种植规模有1200多亩,包括红枫、秋紫蜡等观赏苗木,品种达到20多个,总数超过100万株。”沙河店镇党委书记范亚雄说,利用沙河沿岸河滩地,他们正在规划建设以苗木种植为基础,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区。目前,已建成包括槐河绿洲生态农场、绿色沙田生态公司、绿茵公司等9家生态农场。

  槐河绿洲生态农场是该镇9家生态农场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规模3000亩,眼下已种植白皮松8万棵、国槐3万棵、白蜡3万棵。据了解,槐河绿洲生态农场项目2013年动工建设,计划2018年10月全部完成,规划分5期建设。该项目由园林景观苗木培育区、特色农业种植区、农业良种培育区等8部分组成。今年,农场主常玉柱在特色农业种植区试种了30亩黑小麦。经实打实收,小麦亩产450公斤,获得了丰收。常玉柱介绍说:“经专家检测,沙河沿岸还是富含硒元素的‘宝地’,虽不适合种植普通小麦,但特别适合种植黑小麦、花生、麻山药等特色作物。这些黑小麦加工成全麦面粉,专供大型超市,一公斤最少10元,每亩可收入4500元,价格是普通小麦的几倍。现在,农场已经申请注册了‘沙畔庄园’牌商标。今冬明春,农场还要增加黑小麦、花生、麻山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如今,生态农场种植苗木、搞特色种植、养殖,河滩地的活力被激发,土地成了受欢迎的“香饽饽”,农民也成了受欢迎的“上班族”。野鸡铺村农民常书成在槐河绿州农场负责管护苗木。他说,过去种植小麦、玉米,辛辛苦苦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2.3亩耕地全部流转给农场,每年除得到2300元分红外,自己在这里打工还能挣到2万多元的工资。

  据范亚雄介绍,今年,该镇观赏苗木的种植规模将达到1200亩以上,麻山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总投资额达7000万元。仅槐河绿州生态农场一家,全部投产后就可以增加就业800多人,实现新增农业产值7020万元,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3%,河滩地将成为真正的沙河“绿洲”。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