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永吉县黄榆乡会源德村是一个软弱涣散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村民打架斗殴事件常有发生,换了几任村书记都没干长,几名老党员找到王景丰,请他“出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十几年来,他带领村民致富,修建堤坝保卫村屯。
老板变村书记 引领群众奔富路
王景丰是全乡第一家农机制造厂的老板,经过多年拼搏,产品销量越来越好,仅1998年一年,厂年产值就达到20余万元。
当时,王景丰事业正火,村书记的工资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且还耽误自己公司的事情,但看到老党员们信任的眼神,王景丰欣然答应了。“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们要为群众致富做点什么?”从2001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第一天起,王景丰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发展村级经济,引领群众致富,首先要为乡亲们铺好致富之路。
2003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王景丰带领党员组织村民绿化荒山植树25公顷,村里每年可以得到退耕还林款3万元。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王景丰争取到了国家壮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10万余元,在村上建了一个木业厂,王景丰说:“去年投入生产的,现在年销量能达到20余万元,现在厂子的收入就能支付村上维修堤坝、建设村屯的资金,同时,还能带动村民就业。”
村民张树森说:“我以前每年种完地都出去打工,工资也不高,现在村上开了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个月挣3000多元的工作,感谢书记带领我们致富。”
在王景丰的带领下,全村49名党员中有25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会源德村的经济正繁荣发展开来。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解决村民出行难
会源德2社大桥年久失修,每逢阴雨天5个社的村民出行困难。2006年,王景丰争取上级资金80万元,修建了53米长的便民桥。2007年,在王景丰的争取下,乡政府将会源德村通往长春的大桥报上了项目,争取到省专项资金900万元。2008年10月大桥竣工通车,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如今,从黄榆到长春开车仅用1.5小时。
此外,在王景丰的努力下,利用争取到的300万元国家资金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改造,解决了百姓吃水困难的问题,使村民们喝上了纯净的自来水。
10年来,在王景丰的带领下,会源德村经济等各项事业得到飞跃式发展。王景丰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新形象。
(记者 刘晓宇/报道)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