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空中菜园”。
在位于南昌市站前西路的一栋大楼楼顶上,有片3000多平方米的菜园。7月26日清晨6时,菜园管理员陈师傅手里的水管动起来,身边的瓜果和蔬菜也开始伸起“懒腰”。为了让脚下的这片菜地赶在酷热来临前吸收充足水分,陈师傅每天早上总要花足三个小时在菜园中。
“绿色环保,看着养眼”,是这栋装修中的古玩城大楼选择开辟屋顶菜园的初衷。去年10月,随着楼体的完工,古玩城经理杨定勇请来建筑公司和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规划,从布钢筋、浇混凝土,到铺管道、做防水,再到最后对土壤和植物的选择,杨定勇都很用心。
“每平方米造价700多元,比正常屋顶施工多了400元。”杨定勇说,因为喜欢,所以他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享之不尽的满园蔬菜
早上6时,站在楼顶上,一眼望去,满园绿色。
东南角的石榴树因为离天台大门最近,总能最先享受到“第一桶水”,水滴从红色的花骨朵上淌下来,引来了几只早起的鸟儿和蝴蝶。石榴的近邻有橘树和桃树,只是因为还小,它们显得有些让人看不出身份。果树的旁边是一个水池,铺满莲叶的水面不时游来几尾金鱼,昼舒夜卷的白色睡莲早已醒来,准备舒展白色花瓣。
7时,陈师傅已完成果树的浇灌任务。沿着园间纵横的青石板,他开始了地上的作业。今年5月开始,古玩城20多个员工餐桌上的大部分蔬菜都来自这个菜园,西葫、茄子、豆角、辣椒……一次采摘下来,一般都有几十公斤,一天都吃不完。
西葫是这个园子“占地面积”最大的家伙,每次“收拾”它们是陈师傅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多的时候,一连可以收获十几个,楼下食堂角落堆着的西葫,证明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西南角的一个冬瓜,已有半人高,看着这个“大个子”,陈师傅这两天一直琢磨着找个机会把它搬到餐桌上去。“还有那边的西瓜,昨天才摘下两个大的,相当甜。”陈师傅笑着说。
尽收眼底的田园风光
“这样的屋顶,不仅自己看着满意,周边的居民望过来也感到舒服。”杨定勇说,每天能吃上绿色无污染的蔬果,也算是额外收获。
其实,早在几年前,杨定勇就在南昌市榕门路的自家店面“试水”过屋顶菜园,但是因为当时的楼层面积小,只种了一些花花草草。如今,新的大楼有了将自己兴趣放大的条件,杨定勇当然不会错过。而且,要不是前段时间的禽流感,现在的天台已是“狗吠屋顶中,鸡鸣桑树颠”,一派难得的“归园田居”景象。
城市里的田园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因为天台上的这片风景,大楼里的员工就显得很幸运,他们的宿舍与天台只有一墙之隔,打开窗户,景色就能尽收眼底。
“一年一个样”是杨定勇对这片屋顶菜园的期盼。不久,这里还将建一个古木风亭,配上镂空的长廊小道,周边放上盆景,抬起头来,还有缠绕廊架的葡萄枝藤。“只要是在营业时间内,不仅商户和顾客,我们也欢迎附近居民上来休憩。”杨定勇说。
本报见习记者陈璋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