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消费理性
家住奎文区樱园小区的李女士表示,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吃腻了,春节刚过,她就来选购蔬菜。“我挑选蔬菜主要看新不新鲜,符不符合时令,不会盲目只挑高价菜。”李女士说。
“以前买菜,专门去精品蔬菜区挑选,那时觉得越贵越好,现在观念改了,新鲜、有营养才是最主要的。”奎文区五洲时代城的高先生说,如果光吃高价菜,还真吃不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在购买蔬菜时,都不会盲目根据价格去挑选,主要还是看蔬菜的新鲜程度和营养价值。相对而言,大路菜比较符合市民的要求。
“像包装精美的鸢飞牌白芸豆,价格是42元/公斤,太贵了,看着是新鲜了,但还是担心不如普通菜安全。”市民刘女士说。
大路菜占主流
为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价菜及套菜会遇冷呢?对此,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国明茜表示,高价菜只是在节前有交易量,平时交易量很少,而大路菜在物流园上市量非常大。大路菜品种,比如菜花在节前的上市量在1200万公斤左右,交易价格约2.20元/公斤;宝塔花属于高价菜,节前的价格约10元/公斤,上市量仅为120公斤左右。
国明茜表示,高价菜遇冷与人们理性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另外市民的经济收入也是导致高价菜遇冷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月工资约两三千元,中年人工资稍高点,但还得养育孩子,高价菜每公斤二三十元,普通市民很少舍得去买。”国明茜说。
据物流园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国上下掀起的节俭风也影响到了高价菜市场。
国明茜说,今年的高价菜跟往年相比,上市量非常小,下降的速度非常大。 来源:潍坊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