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中药材行情连续6个月走低 多地现周期性暴跌


时间:2014-07-06  来源:央广网 点击:

编者按:转眼间就进入到了2014的下半年。有这样一份行业报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2014年上半年,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走低,多地药材价格出现周期性暴跌。中药材市场一路向下调整,行情持续低迷。事实果真如此吗?中药材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一家中药材企业近日发布的报告里,出现了今年上半年市场行情一路向下、持续低迷等的字眼。究竟是否属实?记者采访了吉林长白山的中药材种植户付家举去求证,付师傅家里以种植参类药材为主,他向记者介绍,前几年党参价格好,今年也就种得多。但今年的价格连去年的一半都没有,除去化肥、农药、水费、人工费等,今年算是白忙活了。

  付家举:“中草药这一块行情普遍比较低。现在的太子参,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降的很厉害。再有就是党参、黄芪从过年后的趋势就有所下跌,跌的也很厉害。第一个原因就是量多了,像太子参前几年都在涨,涨的趋势大家都认为涨了就多种,结果种多了之后,整个市场行情就饱和了。”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种植户都在诉苦,药材价格持续走低,最受伤的还是药农。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药材价格变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供需变化。”特别是过去2-3年维持的高价行情,刺激各产区大面积发展药材种植。这一情况在三七上体现最为明显。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磊:“大宗产品三七现在降的很厉害,不仅是云南文山在种,还包括广西于宁、石宁、都在种植。我估计明天波动下调的可能性更大。”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药材市场价格走低的甘肃,也反馈出类似情况。甘肃省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方面表示,截至今年5月,甘肃省党参、当归、黄芪等8种主要地产中药材市场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7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13元,降幅达49.22%。

  此外,国家一系列控制中药材价格的政策也在影响着药材价格。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低价药品目录》,称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公布的低价药品清单包含中成药250个品种。

  卓创资讯中药材市场分析师张斌:“因为国家的一些政策导致的。很多地方出台最高零售限价、或者是低价位的目录,他也是导致了价格比较低的原因。”

  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在种植环节和市场环节都比较特殊。卓创资讯中药材市场分析师张斌说,由于目前中药材生产没有组织和计划,种植开发都处于无序状态,而这一资源又有生长周期长、地源性依赖等特殊性,其产量、质量、价格都直接影响中成药企业的发展。

  张斌:“这种地产药材过剩的品种不建议大量的种植。要适时的采取限种或者更换品种的这样的做法。对于那种野生药材的话,建议也不要盲目的过分采挖,因为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加节制的去采挖的话,可能会导致资源的短缺或者绝收。对于中药材品种的长远发展来看也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中药材在市场方面,不仅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也受国家医药行业的大环境影响,因此,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磊建议,要紧密关注国家药品领域的新规和新政,或跟企业进行合作,规避风险。

  李磊:“第一点就是种植户要注意到现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的速度,降到20年来历史的低点。第二点就是现在中药材的种植要与大的企业积极的相结合,而不能像现在,盲目的种植。因为现在大的企业对风险的控制、价格的稳定,相对来说有一个风险的控制能力。”

  卓创资讯中药材市场分析师张斌也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可考虑出台措施政策,鼓励药农发展订单农业,按照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种植。

  张斌:“药企按照他的需求指导一些农户种植他需要的产品,然后到了收获季节的话直接就从产地采购他们需要的药材,不至于让农户白白辛苦一年,然后没有销路。”


来源:央广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