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高县农民桑枝种菇 由“柴”生财


时间:2014-07-02  来源:央视网 点击:

“别人的桑枝当柴烧,她却用桑枝种蘑菇,种菇收益甚至超过养蚕。”2月初,在听了高县嘉乐镇干部闵诗涛介绍后,记者跟随他一起来到了该镇长丰村刘云芬家的万亩蚕桑基地。

  三栋砖墙彩钢棚依山而建,刘云芬正在棚内采摘成熟的蘑菇。刘云芬介绍说,她2013年种了8万袋菌种,有平菇、小香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六个品种,每袋菌种可出菇3斤,按市价3元计算,全年产值有72万元,除去每袋4.5元的成本,可获利36万元。

  桑枝种菇循环利用提高效益

  刘云芬是当地有名的蚕桑专业户,家里有桑园15亩,每季可养蚕12张,每年养四季蚕可收益5万多元。

  刘云芬养蚕一般是从4月到10月,剩下5个月是空闲的。每年桑园冬管都会留下大量的桑枝,当地人都是当柴烧,没有产生多大价值,她一直都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2012年,在农科所专家的指点下,刘云芬知道了桑枝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本身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药用价值,加之桑树种植使用化肥少且不施农药,生态环保,是培植有机食用菌的绝佳原料。如获至宝的刘云芬立马投入了40多万元,修建了厂房700平方米,养蚕和种菇两用的彩钢棚1000平方米。“去年,我同样养了四季蚕,10月份开始培育菌种,11月出菇,5万袋菌种收入了10多万元。”

  成立专合社打造桑枝菌品牌

  桑枝食用菌的菌袋主要以粉碎的桑枝作为主料,配以一定比例的玉米、麦麸、石灰等原料。刘云芬每年要用桑枝200多吨,除了把自己地里的全部用完,还要以每吨400元的价格就近收购。刘云芬算了一笔账:一个菌袋大约6斤,桑枝占90%,按一亩地一吨桑枝计算,大约可以做350袋,产值3000元左右。“高县现有20万亩桑园,如果都能利用起来,这又是多大一笔收益呀。”

  刘云芬告诉记者,现在她的种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最需要的就是发挥品牌效应,获得市场认同。

  她指着小香菇的菌盖说:“桑枝菌的表面纹理要比锯末更加细腻,内含营养和生态安全上也有优势,但市场上还不能区分这些差别,价格上只能和其他蘑菇一样。”刘云芬对下一步作了规划:成立桑枝食用菌种植专合社,带动其他农户一起发展,形成规模和品牌,争取更高的效益。


来源:央视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