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据山东台 邓波涛的报道:滨州市民小刘向记者反映,厂里发给员工每人一个智能手机,发手机的时候厂里要求必须买,员工上交100块钱。一百块钱得到一个智能手机,按说这是个划算的买卖,可小刘厂里发的这个手机却是个十足的鸡肋。小刘表示发了手机,却不让带进厂子里,因为是化工厂,里面有化工原料,有静电,小刘就把这个手机当做了福利,留在家里,作为孩子的游戏机玩。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齐鲁频道《拉呱》报道,半年时光,相安无事,可最近两天,这手机惹大祸了。小刘说,现在刚扣了三百多块钱,扣工资,而且不只是扣他自己的,在员工的工资里集体扣。厂里表示要把之前没消费的七个月的费用全部交上,而不管手机用没用,也不管手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得交上这个费用。小刘一个电话都没打,就生生的欠了300多的话费。就算每个月有46块钱的花费,那也应该是欠电信公司的,怎么厂里还要扣工资呢?职工向领导反映,领导却表示,不交钱就走人,想干就得交钱, 不愿意干就走人,根本不多做解释。
合作双赢?员工利益难保障?
一个不能带进厂的手机,一个长期在家闲置的手机,一个号称是厂里发福利的手机,一个每月多交46元的手机,这不是加重员工负担么?最后记者找到了厂里负责手机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滨州侨昌化学有限公司行政部孟令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给记者介绍了基本情况:当时电信公司在公司投资,投资一些新上的项目,无偿提供好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需要公司开一下户,原则上是让员工自愿买。
原来,半年前电信公司为化工厂无偿安装了门禁、监控等信息化设备,而这批手机就是合作项目之一,电信公司开展了业务,化工厂得到了设备,而只有员工实实在在付出了话费,而且是两百个左右的员工因此扣了工资。这不就是化工转嫁成本吗?
如果一个员工没交话费,可能是恶意为之,可是现在是两百个员工都没有交话费而被扣工资,这还能算是福利政策吗?事到如今工厂应该想想办法了。
在记者的追问下,厂方表示会把这些钱以公司内部的形式给员工,打到卡里当吃饭的钱,企业掏钱,和电信公司没关系。而每个月话费支出的46块钱,由公司补贴40%。
记者短评: 强制买手机,强制办号,还必须消费,不消费或欠费的话要扣工资,和通讯公司搞的合作互利项目,双方是互利了,可是员工却背上了包袱,这样做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减少支出,可是把钱都转嫁到工人身上了。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千方百计的为自己的员工谋福利,而不是在他们身上动脑筋。员工可能会为了饭碗而忍受,但是会实心实意的为厂子出力吗? 编辑 徐娜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