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旅游景区公益惠民之举成为永久福利有多远?


时间:2014-07-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

 今年的5月19日,是我国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第四个年头,其活动主题是:快乐旅游,公益惠民。顾名思义,是让民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览尽景区美景,让众景区通过开展更多惠及百姓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而这也正是旅游日设立的初衷。

        回想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关于旅游景区门票提价事件的热议便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了公众的普遍不满。为此,曾有专家表示,景区门票总体已偏离公益属性。旅游景区作为全体国民享有的公共资源,其游览也应属于普惠性的国民福利。

        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经济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具备了这一基础,人们自然愿意去享受各种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为满足人们这一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发布,更是把旅游休闲作为一种基本权利和保障赋予了社会公众。可以说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是一项惠民新举,是一项民生工程,它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具有深远的意义。

        的确,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得民心才能做到可持续。而得民心的关键则是:“让利于民”。

        从“中国旅游日”设立以来的这几年看,每逢此时,各旅游景区都会结合本地实际推出各类旅游公益惠民的举措,今年也不例外。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就面向广大市民推出了“赠送景区门票”和“一元钱游包头”大型惠民的公益旅游活动。再如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金丝峡、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镇安木王四个国家森林公园等精品景区纷纷推出多项优惠举措,迎接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森林公园美景,体验生态旅游快乐。此外,还有五一假期,湖北近200家景点的门票价格全线下调,最高降幅达25%,其中包括神农架、武当山、黄鹤楼等著名景区……

        这些景区实施的普惠之举,令我们拍手称赞,其做法也值得其他景区借鉴。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普惠之举的时间太短。有的景区仅限5月19日当天,仅有极少数景区会将时间适当延长。这一状况,不免引发我们的深思:短暂的惠民之举究竟离永久的公共福利有多远?

        实际上,在这方面一些森林公园已经开始了探索。

        为让森林更好地造福社会,让林业更好地服务人民,近年来一些原本依赖门票收入的森林公园开始实行长久的免费开放政策。据2013年全国森林公园统计数据显示,在对2466处森林公园的统计调查中发现,目前有871处森林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国家级为189处。享受免票服务的游客1.59亿人次,其中国家级6434.74万人次,占本年度游客总人数的27%,占国家级游客总人数的18.7%。其中山西省全部县(市)级森林公园都免票开放,日接待游客39万人次,直接受益人口2200万。

        这一惠民之举,可以说给那些还未行动起来的景区带了个好头。

        近年来,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群众对于游园的需求,让人们享受了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分享了社会进步的红利,共享了旅游发展的成果,还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这些恰恰与国家林业局多年来所积极倡导的: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这一宗旨相契合。而这既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笔者真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各景区的公益惠民之举,不再仅是“中国旅游日”这一天的“奢侈品”,而能成为公众永久的公共福利。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