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产粮大县,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时间:2014-06-2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在中华民族5000年农耕文明史上,评价一个县是否富足,“鱼米之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在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历史背景下,随着粮食生产逐渐向主产区集中,产粮大县在国家粮食安全版图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数据显示,800个产粮大县,数量不到全国行政县总数的30%,粮食总产却接近全国的70%。可以说,产粮大县是国家粮食安全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新战略要求产粮大县不仅要保证粮食产量,更要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万亿斤,实现历史罕见的“十连增”。“十连增”之后,粮食生产还要不要抓,要不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回答十分明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基于这一判断,中央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里强调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因为对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确保粮食安全不可能大量依赖进口。目前,全世界每年粮食贸易量约为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国内粮食产量的一半;我国居民的主食之一——大米,全世界每年贸易量只有700多亿斤,仅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1/4。

    从2004年到2013年,粮食“十连增”不仅为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为我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宏观经济动荡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而国内发展总体平稳,农业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发展。”李克强总理总结道。

    粮食连续增产的10年,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10年。在此过程中,粮食生产不断向主产区特别是产粮大县集中。2013年,414个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为国家贡献了约6500亿斤粮食,接近全国粮食总产的60%;从2004年到2012年,全国粮食增产3178亿斤,其中产量10亿斤以上的大县增产超过2300亿斤,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70%。

    总产比重大、增产贡献大、发展潜力大,共同掂量出产粮大县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分量,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起点、高基数上,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关键在主产区,基础在产粮大县。根据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我国将粮食生产核心区680个产粮大县定位于提高商品粮调出能力,120个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定位于提高区域自给能力。今年年初,汪洋副总理在河南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特别强调,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区倾斜,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大县的奖励补助。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