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工商部门积极开展红盾护农“春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专项执法行动,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配件等为重点商品,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截至4月底,全省共查处案件822件,案值617.63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个,受理投诉84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39.3万元。
通过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各级工商部门严把农资市场准入,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截至上月底,全省农资经营户共44454家,其中从事农资批发4000家,通过清理整顿取缔无照经营户148家,查处超范围经营165户,全省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基本规范。同时,加强日常巡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户22782户(次),检查市场1087个,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虚假宣传、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此外,对群众投诉突出、进货渠道不明、信誉差的农资,工商部门进行重点监测,确保农资产品质量。据统计,各级工商机关共组织抽检1908组,目前不合格为581组。对检验不合格的农资商品,责令销售者停止销售,依法进行封存,并立案查处,同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并向社会发布市场监管预警,避免农民群众受骗上当。(鲍亮亮)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