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白卫平:“鸡司令”和他的“笨蛋”致富经


时间:2014-06-19  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

途经太长高速榆社段的人,往往会被榆社北出口附近的一块广告牌吸引,广告牌有四个大字:“榆社笨蛋”。如同这个在争议中被立起来、并在全省广为流传的广告语,白卫平引领榆社笨蛋产业发展时,也曾一次次面临艰难。

  白卫平初到岚峪乡工作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养鸡不赚钱,换个油和盐”。但几年下来,他自己赔钱搞实验,最终带着乡里的3000多人,打破了这个不赚钱的“魔咒”,让村民们因养鸡产业而致富。如今,榆社县的笨鸡存栏数从20万只发展到了300万只。

  他要让“养鸡不赚钱”成为历史

  白卫平毕业于朔州农校的动物饲养饲料专业,毕业后成为县畜牧局的一名普通员工。1999年,他被调到岚峪乡任农机站员工。岚峪乡是榆社最贫困、人口最少的乡镇,全乡33个村6900余口人,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

  6月2日,端午节假日当天,白卫平在办公室里,给记者讲起这段经历。他的鬓角已有些发白,憨厚的脸上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那时候,岚峪乡各村乃至整个榆社的农民已经养鸡多年,但都是小型的家庭喂养。百姓中,流传着一个‘魔咒’:‘养鸡不赚钱,换个油和盐’。”当时,村民们养鸡却不卖鸡蛋、鸡肉,而是等小贩来到村中后,拿鸡蛋换取点儿用于改善生活的用品。看到村民们艰苦的生活,看到村民们原始的交易模式,白卫平决定用自己的知识,让村民们富起来——“我不相信养鸡不能赚钱”。

  此后,白卫平开始琢磨如何让养鸡赚钱。2001年年底,经过连续两年多的酝酿后,白卫平提出,次年在岚峪当地村民中,推广养笨鸡。至于品种,白卫平已选好,就养山东产的一种绿壳蛋鸡。

  可是,问题随之而来,当地的土鸡虽然产蛋低,但一只鸡苗只用1元。绿壳蛋鸡产蛋率高,可价格也高,一只鸡苗3.5元。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乡党委、政府商量后决定,由白卫平引进的绿健公司与农民签约,每只鸡苗补贴2元钱,乡政府补贴0.5元,村民每只种鸡只出1元钱。方案制定好后,白卫平发动他所蹲点的岚峪乡大垴村村民,每家养鸡50只,待鸡产蛋后,绿健公司按每斤笨鸡蛋5元钱保底回购。

  户外围栏养鸡法让榆社笨鸡蛋远近闻名

  2002年3月,引进鸡苗的时候引起了轰动。原来,为了鸡苗的安全,白卫平付款后,联系航空公司,将3000只小鸡空运回太原。榆社县的领导来了,岚峪乡的负责人到了,大家从飞机上捧下可爱的小鸡,许多同机的客人争相与这些小鸡合影。

  但是,鸡苗运回大垴后,村民们却不要。“村民们本来就穷,看不到收益,谁也不敢投资那1元钱。”岚峪乡农技推广站站长连宇栋还记得白卫平当时的窘境。白卫平多方努力无果,只能破釜沉舟:他自掏腰包,给每位村民每只鸡苗再补1元。

  白卫平免费送小鸡!听说此事后,村民们先是不相信,在确定是真的后,争先恐后地领走了这些小鸡。

  转眼间,小鸡长大产蛋了。榆社县城的人,慕名而来的榆次人、太原人看到平时很少见的绿壳蛋,听说全部是土法喂养,纷纷抢购。很快,蛋价从5元一斤变成了6元一斤、8元一斤。

  2002年秋天,榆社县委、政府在岚峪乡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致富经验。其他村的村民们看到了实惠,纷纷主动购买鸡苗。岚峪乡政府决定每年购买5000只鸡苗,免费送给村民们喂养。

  形势大好,白卫平开始琢磨:户户养鸡毕竟还是有局限,如果能够建一个鸡场养数千只鸡,那么农民的收入就更高了。另外,如何保证笨鸡、笨蛋的营养价值和质量呢?

  后来,白卫平独创了户外围栏养鸡法。他首先说服部分村民将鸡苗放入山中用塑料围栏围养,鸡的饲料则严格按照笨鸡的喂法,只喂豆饼、玉米等,并让鸡群走进林地、山区,吃虫子、吃草。2009年,榆社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白卫平所创的围栏养鸡法。目前,榆社县的围栏养鸡场发展到了33个,所产的笨鸡蛋成了远近闻名的营养食品。

  为了降低成本,废寝忘食钻研孵化技术

  中央电视台记者曾专门到榆社县实地采访,并在央视农业频道的《致富经》节目中播出了白卫平带领村民养鸡致富的故事。但白卫平付出的辛劳和苦累,却很少有人知道。

  鸡苗的投入较大,白卫平决定自己孵育鸡苗,降低村民们养鸡的成本。2008年,他花了一万多元买来机械孵化机;又投入六万余元,买了发电机和其他设备。

  设备安装好后,他买了一万多元的笨鸡蛋,开始做孵化试验。第一批5000只鸡逐一出壳,带给白卫平的却是致命的打击:这批鸡全部腿部无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没有放弃,开始查资料,找问题。数个不眠之夜后,白卫平找到了症结所在——当时的温度低了点儿。

  孵化第二批时,白卫平对照室温再次试验,才发现机械孵化机的温度比室内的实际温度低了一些。为了保证正确的温度,白卫平在室内四个墙角全部挂上温度计,他在机械孵化机旁守候了半个月,每两个小时都要对照一遍温度计,然后进行校正。

  走出孵化室的白卫平一脸的兴奋,但熟悉他的人却发现,他整整瘦了两圈。大家都以为他取得了成功,问过后才知道,第二批鸡苗又白费了,但让白卫平兴奋的是他掌握了孵化鸡苗的技术。此后,他开始为当地村民提供优质鸡苗,直到县畜牧局接手这项工作。

  白卫平忙起来废寝忘食,家里的事只能交给妻子董建香。董建香在榆社县云竹镇上班,一有空就要赶几十里路回家照顾孩子和父亲。董建香的父亲已83岁,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在白卫平家中生活。坚持了一段时间,白卫平开始发愁:妻子跑那么远的路,既耽误工作,又怕照顾不好老人。后来,白卫平提出让自己67岁的父亲照顾岳父。但白卫平不知道如何向父亲开口,犹豫了好几天,实在没办法的白卫平结结巴巴地和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父亲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你们放心,我能伺候好亲家,你安心忙你的大事。”

  本报记者 任俊兵

  ○个人简历

  白卫平,男,1972年12月出生,1993年进入榆社县畜牧局工作,1999年调至岚峪乡,历任农机站站员、站长,科技副乡长。2009年至今,任岚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工作实绩

  白卫平是岚峪乡乃至榆社县笨鸡产业转型发展的引路人、岚峪乡温室大棚蔬菜的拓荒者,当地养猪、喂鸡和种植核桃、小杂粮等的引领者。他通过引进、试验、推广优良品种,创新饲养模式,推动了笨鸡产业的发展。在他的引进下,岚峪乡“核桃、笨鸡、大棚菜、小杂粮”四项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全乡6700多名农民增收致富。从2013年至今,他还推动全乡自主绿化,两年绿化荒山三万亩。

  ○他人评价

  “做人像牛一样诚实,干活像驴一样卖力。我们说过他,你这样一年年驴一样受下来图什么?他却只是笑笑,算是回答。”

  ——岚峪乡农技站站长连宇栋

  “无私奉献,这话说来看似有些虚,但在他身上是恰如其分。带动百姓致富说来简单,付出的却是心血和钞票。为了打开销路,他曾带头投入5万元,专门在太原的山医大二院旁开过一个笨鸡蛋销售点做尝试。开始卖得很好,后来赶上禽流感,他坚持两年后赔钱收场。他却说:‘赚了,我带村民们继续多开店;赔了,那就赔我一个人吧。’”

  ——岚峪乡政府工作人员赵艳云

  “我们都叫他老白,这是我们这儿最尊贵的称呼。养鸡时,他带着人送来鸡苗;鸡生病了,他看过后,跑上几公里路,送来药品。我不太会说话,但从心里头觉得老白是好干部!”

  ——岚峪乡前牛栏村村民杨孝堂

  请您投票选出

  “山西最美乡镇干部”

  投票时间:5月27日8时—6月19日18时

  投票方式:网络投票 1、打开山西新闻网网站,进入山西晚报数字报网页,即可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2、打开新浪山西网站,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网址:http://shanxi.sina.com.cn/news/zt/zmgb/index.shtml(注:每个IP每天给每个候选人限投1票。)

  短信投票 山西省内手机(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可编辑“XP”加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00108。如:01号候 选 人 , 编 辑 XP01发 送 到1062800108。(注:每个手机号每天限投20票。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咨询电话:0351—4281062候选人名单及编号:01马 健 02王存玲 03申飞飞 04白卫平 05石双喜 06刘会平 07成拉旺 08毕振源 09李天福 10吴生权 11杨良贵 12张 波 13李明霞 14陈 剑 15李培斌 16李喜爱 17曹永红 18崔振堂 19葛根朝 20魏 波


来源:山西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