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农民“丰产”难“丰收”,出路在哪?


时间:2014-06-08  来源:新华网 点击:

 近日,安徽歙县三潭枇杷大丰收,但数百万斤枇杷囤积,不少已瓜熟蒂落,归于泥土。5月以来,海南海口石山镇3000多万斤冬瓜出现滞销。山东安丘的红樱桃遭遇严重滞销,有媒体用“400亩樱桃将成烂果”描述樱桃难卖的困境。而在河南虞城县,“菜农20多万斤花菜贱卖愁销”的报道也把这个小县城今年遇到的花菜销售难题呈现出来。从4月份起,四川泸州的青椒陆续上市,但因收购商“出奇”少,价格大幅下滑,有媒体用“椒急”来形容200万斤青椒难卖。……

 

在2014年6月3日“中国新闻网”上看到,近期,农产品滞销现象在中国多地出现,一边是农民们守着水果蔬菜面临低价滞销的尴尬,而另一边,城市中民众却抱怨着自己身边的菜市场果蔬价格太贵,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又一次集中上演。面对积压难销的果蔬,“丰产”的农民却满脸愁容,没有丝毫“丰收”的喜悦。难怪有菜农说,种菜就像一场赌博,一边押着“天”,一边押着“人”。赌赢了,利润翻好几番;赌输了,血本无归。三五年之间一个轮回,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菜周期”。如果说这场赌局里,“天”的因素改变不了,那么能不能在“人”上做一些改变,让菜农吃颗“定心丸”呢?

  

有专家表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信息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农民信箱及时告知农户相关农产品的信息,包括买卖、产量、技术等,引导他们理性种植,别再出现某种菜价高,农户一拥而上的情况。不少菜农也觉得他们自己“输”在信息上。“不懂行情,看到啥菜价钱贵,就种啥。要是知道价格会这么便宜,说啥也不会种那么多。”另有专家则说,蔬菜种植必须确切掌握一个很大范围内的种植情况才有指导意义。“要想全面掌握所有菜农的蔬菜种植情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目前很难做到。”

  

“听上去‘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似乎是个悖论,但根本上反映的却是目前农产品种植、营销的综合性矛盾。我们的市场目前是无序的状态,原因就在于市场主体仍然是小农经济。”“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市场从未被他们看清过,就像川剧变脸演员,很少看得见其真面目。”

  

农产品滞销的背后,潜藏着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果蔬从乡间地头到城市菜市场已是层层加价,一方面挤压了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城里百姓也吃不上价廉果蔬。“一方面民众感觉政府对于农产品滞销的应对措施不力,一方面政府以帮助农户为初衷专设机构又引来民众质疑。互联网上,在政府为农户爱心接力,传播滞销农产品信息的同时,也有网友指责农产品滞销背后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这实际上是让政府思考,在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老难题时,如何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显然,要想改变这几年频繁出现的卖菜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目前一家一户的蔬菜种植方式,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只有蔬菜种植、经营产业化了,龙头蔬菜企业才能根据超市的需求量实行订单生产,才能避免农民丰产不丰收的悲剧发生。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