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姜”你军卷土重来 姜农何以被“将军”


时间:2014-06-06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最近,“姜”你军卷土重来,可江西崇仁作为“小黄姜”传统种植地却有价无货。其原因在于,生姜价格像“过山车”般忽上忽下,姜农担心收入没有保障而不敢大量种植。专家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在于建立生姜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解决好生姜的销路问题;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控、反馈渠道,帮助姜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提高生姜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从4月底开始,全国生姜销售价格一路上扬。截至目前,江西省生姜零售价格每公斤超过18元。但在该省“小黄姜”传统种植地崇仁县白陂乡,本该风生水起的生姜,却陷入有价无货的窘境。

  6月1日,雨后方晴。崇仁县白陂乡城下村,山中弥漫着湿气。姜农袁友根来到库背山山腰一处阴凉的山坳,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拨开茅草,翻开泥土看看自家种的生姜长势如何,一边和记者聊着城下村生姜种植历史,“生姜是城下村一村一品主打产业,高峰时全村年产近200吨,直接影响全省生姜市场的价格走向。”

  据了解,江西省5月份生姜均价环比上涨54.42%,与去年12月底相比上涨92.03%。市民惊呼姜价堪比肉价的同时,作为该省生姜主产区却无姜可卖。对此,老袁说,“一会儿每公斤1.8元,一会每公斤6元。今年这价格要搁前几年就好了,不然,儿子也不会放下5亩姜地外出打工。今年自己只种植了3分地,赚点油盐钱。”

  “种植生姜需要一定的技术,还得靠天吃饭,遇上去年的干旱,产量减半。”老袁摇头叹息,“遇到价格不好、销路不畅的时候,生姜就烂在地里,只好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对于当地生姜种植面积呈逐步减少趋势,白陂乡收姜人黄建设深有体会,“现在是有价无货,今年收了不到3000公斤生姜,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

  “今年价格好,种还是不种,大家都很纠结。‘小黄姜’从种到收,每亩投入成本高达5000元,大家留的姜种少,没法扩大种植面积,还得花高价买姜种。”已经有30多年种姜经验的白陂乡城下村委会副主任蔡寿孙谈起生姜种植摇摇头,姜农也很担心,眼下受去年产量的影响,价格可观,但种的人一旦多起来,加上机械操作的北方高产姜“南下”,容易出现白陂乡生姜“贵买贱卖”。

  农民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逐步萎缩,导致崇仁“小黄姜”日渐式微。蔡寿孙认为,关键在于建立生姜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解决好生姜的销路问题。在采访中,不少姜农表示,只要生姜有销路,最低价有保障,种植户就能恢复信心。针对小黄姜在生产、销售中遇到的问题,白陂乡也在不断作出努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控、反馈渠道,帮助姜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同时,着手招商,说服生姜加工企业入驻对接,延伸产业链,提高生姜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