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北大荒人南泥湾种稻


时间:2019-06-02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 初夏五月,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的育秧大棚里,簇簇稻苗昂首挺胸,绿油油一片,移栽工作紧接着展开。令人颇为惊奇的是,育这些稻苗的是北大荒人,未来栽培乃至整个生产也都要由北大荒人来负责。两地稻农携手并肩,翻开新时代“大生产”的一页。

  据悉,这是北大荒集团继在安徽小岗村示范先进农技措施栽培水稻成功后,又一跨省异区实施的先进水稻农技示范项目。

  南泥湾农场地处陕北,成立于1944年,现有土地面积2.3万亩。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这支队伍后来转战北疆,又为开发北大荒立下汗马功劳。享誉全国的北大荒精神,就是延续了南泥湾精神,并进而发扬光大的。

  1942年,南泥湾开始种植水稻,经治地打坝,修渠引水,水田面积一度达7000亩,被人们誉为“陕北江南”。可是到后来,因种植水稻劳动强度较大,收益却较低,另外水源也显得不足,不得不逐年缩减其面积而改成旱田,有的甚至撂荒。最低时,仅剩水田300多亩。然而北大荒,地处祖国的高寒地区,在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并进而实现“三化”栽培,水田面积却迅猛增长。这事引起陕北人深思。今年3月,经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诚邀,北大荒集团副总经理王贵率考察小组,对南泥湾农场进行了考察,并达成了合作项目,即:将北大荒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到南泥湾,通过示范、推广、引导和辐射,使“陕北江南”化茧成蝶,再谱新篇。

  承担这一项目的是北大荒集团绥滨农场。4月初,由7人组成的项目实施队伍就到达南泥湾,还带去12台套整地、平地、筑埂、播种、插秧等现代化机械及“龙粳31”“垦稻32”等高产优质品种,克服土壤、气候、温差、水源等综合困难播种,这让当地人很感到新奇,都说北大荒实力太雄厚。

  项目示范面积1048亩,其中400亩是老水稻田,其余则以撂荒地为多,要进行重新的开发和建设。截至目前,400亩老水田已水耙结束,正待插秧。600亩新水田也已修建完工,并进行了旱田水稻直播试验。如试验成功,将大大解决水源的问题,其设计愿景也会很快实现。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