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关爱贫困群众,携手共建小康社会


时间:2019-05-10  来源:未知 点击:

生命是我们一生中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而生活则是生命的层级体现。生命只有一个,生活却有无数种可能。而在大山深处、在偏远地区,许多人的生存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在此时,精准扶贫政策带着满目的柔情缓缓地到来了。它走进干涸的土地洒下湿润的雨滴;它走进冷冽的区域,传递温暖的光辉;它走进贫乏的家中,带去向上的力量。它维持了人民的生存、保障了儿童的学业、助推了群众的发展、拓宽了他们增收的渠道。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一剂良药,春风化雨,柔意绵绵。

关心生存,保障群众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让百姓满足最低生活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是生存的最低水平,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水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辍学、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国家时刻牢记群众的生活基础,要想生活过得去,吃饱穿暖要先行;要想生活过得去,屋不漏雨床温暖。常言道,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有些地区因为偏远、贫困,孩子出现有学上不起、上起不让上的情况。种种原因阻碍这教育的延伸发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受教育能力。不能放弃一个学生,每一个人对于祖国的未来都是弥足珍贵的。国家关心群众生存,只有群众生存得下去,祖国才能大谈未来建设;只有群众的物质基础得以切实保障,群众才能一往无前的为祖国发展献言进策。

关注生活,切实提升生存水平。吃饱穿暖、生存无虞是地基性的工作。在地基打好之后,国家放眼长远,着力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俗话说,没有真正的穷人,只有懒惰的穷人。基于此,精准扶贫政策聚焦群众精神发展,集中全力灌输全新的思想。文化广场的修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驻村干部的入户政策宣传,让贫困户深刻明白发展的重要;帮扶干部扶智扶志工作的深入,让贫困户知晓勤奋致富的必然性。精准扶贫政策让百姓“生存得下去,生活得上来“成为一项长效机制,贫困群众的思想改变了,就会四处寻找致富的途径;认识改变了,就能摆脱贫困的状态。不以贫困为优秀、不爱贫困的现状,才能直起腰杆勇敢致富。

关爱贫困群众,携手共建小康社会。扶贫不是一方的事。而是四面八方都应放在眼前的事。“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不是一个口头支票,而是需要在社会中参与的大我小我共同奉献力量,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是舞台支持,搭建好了条条框框,规范好了发展方向;各类企业是项目支持,提供着舞台上的各种小零件、拧好了每一根铁条的螺丝,上好了前进的发条;基层单位是号召支持,网罗着全部的贫困群众,为他们排演好人生的节目。当所有的人员到齐,舞台灯光汇聚,所有人员携手共进,一路高歌,奔向人生辉煌的前程。

人们称赞精准扶贫政策,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如何成为主人,生存有信心、生活有保障,这是做了“自我”的主人;生存有质量、生活有质量,这才是做了“国家”的主人。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让老乡笑得更有力、让人民生活的更好。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张崾先镇人民政府 王文佳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中华发展报道网 公道网 河北企业网 法讯网 民间文化艺术 汽车总网 时代纪实 时代中国 冒个泡网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3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