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部队官兵不仅是我的大恩人,更是柿村百姓的大恩人!”2018年12月27日,正在自家20亩优质猕猴桃园剪枝的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柿村刚刚脱贫的村民郭铁栓感激地说。
39岁的郭铁栓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力,一边要照顾疾病缠身的父母和妻子,一边要供儿子读高中,生活极为艰难。
2016年9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将柿村确定为定点扶贫村。负责帮扶的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接到任务后,和战友们多次入户了解郭铁栓等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虽然能吃苦耐劳,却对扶贫政策了解很少。
“扶贫先扶智,富口袋先要富脑袋!”高海科请来专家为郭铁栓等贫困户讲解猕猴桃和莲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水产养殖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赴河南省兰考县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理解扶贫政策,抓住脱贫机遇。为帮助柿村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帮扶近三年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累计在柿村投入930余万元,协调华州区委区政府投入1715万元,帮助村民建起了光伏发电站、清水莲菜产业园,援建了具备远程医疗的村卫生室,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规范整治、实用技能培训等帮扶项目。
“这些年在军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柿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82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元,从原来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区的示范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说。
而对郭铁栓来说,这两年更是喜事连连。“我在高政委等人的帮助下入了党,孩子也到城里读了高中,父母和妻子随时都能到村卫生院里享受省城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你说,我能不高兴吗?”一边说着,郭铁栓又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今年我还入股了部队和村里投建的光伏发电站和清水莲菜产业园两个项目,光伏项目分红4000元,清水莲菜项目分红4000元左右,再加上我这20亩猕猴桃的近10万元收入……”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