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滴水岩水库
10月26日,四川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名单正式公布,全省共22个县(市、区)入选,雁江区是资阳市唯一入选的县(区)。
入选全省首批水务试点县,这与雁江区水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近年来,雁江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始终把水利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水利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
四川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名单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乡村供水保障能力
坚持一体化规划乡村水网体系。雁江区高质量编制完成《雁江区“十四五”新时期农村水利规划》,围绕乡村振兴、美丽场镇建设等工作,系统谋划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农业灌溉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水库及渠道安全运行、水美新村建设等方面项目共80余个,计划总投资32.48亿元。
全力以赴推进全域供水工程。近年来,雁江区先后投入2亿余元,推动丰裕、伍隍、中和三大片区水厂建成投用,日供水量达2万吨,实现全区30余万农村人口集中供水。2021年,该区提出了“三年攻坚·五年成效”的全域供水总体目标,明确利用3年至5年时间,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以上。
全面规范小型水库运行管护。雁江区坚持扭住所有水库病险隐患消除的目标任务,大力开展“三类坝”水库病险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24座,加快推进或准备验收的除险加固水库18座。多渠道筹集水库工程管护经费,每年落实300万元维修养护基金,常态化做好水库维修养护工作。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28座水毁水库进行了整治修复,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曲河风光
保护河湖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水源绿色发展
明确河湖保护范围。全面完成沱江、阳化河、蒙溪河、球溪河、九曲河5条规上河流管护范围划定;黄泥河、丹山河等10条规下河流管护范围、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完成河流管理范围线提交、界桩埋设、成果验收和数据入库等工作。
深入开展河湖保护。设立区、镇、村三级河长,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水污染问题排查,加大巡河问河力度,强力推动违规种植、垃圾乱倒等乱象整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格局。
全面开展水质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每年落实300万元的治理经费,强化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常态化做好污染排查整治、河面清漂、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水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17年以来,全面取缔水库肥水养鱼,加大库面垃圾及漂浮物清理打捞和库区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全区79座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启动了4座水库水系绿化工程,27座水库水质提升工程,3座饮用水源水库生态保护及水源治理工程等项目,为推动生态宜居的美丽场镇、水美新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丹山镇鄢家桥水库
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实现乡村水务科学管理
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对农业用水价格进行成本测算、核定,形成了精准补贴和农业节水奖励机制,成立了雁江区用水户协会,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14万亩,安装计量设施3519套,顺利完成了“十三五”阶段目标任务。目前正大力推进镇村组建用水户协会小组,落实专门力量负责渠系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农业水费收取等工作。
大力推进小型水库体制改革。以创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小型水库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区水库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将原有的30个片区水库管理站,按照就近搭配、大小搭配的原则,整合为6个水库管理指导组,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库运营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努力推动全区水库高效化、精准化、专业化运营。
丰裕镇四合水库
着力推动智能化水库建设。强化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完成67座水库水雨情测报设施安装工作,剩余10座预计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完成31座水库沉陷位移桩安装工作,其余46座正在加快推进。试点启动鲤鱼、滴水岩等4座饮用水源水库全域监控安装工作,提升水库日常巡库、环境维护、治安巡逻等工作效率,为打造安全、美丽的库区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