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鸟岛路缓缓驶入,便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平坦的沥青路上一尘不染,两侧整齐的行道绿树和特色农家小院,让人耳目一新。沉下心来仔细听,各类鸟叫声嘤嘤成韵。这是杜集镇的一角。杜集镇村民做梦都想不到,十年前,“牲畜门前拴,厕所门前建,粪土门前堆,家禽满村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杜集,如今通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面貌“脱胎换骨”,实现了美丽蝶变。
截至目前,杜集镇共清理垃圾6657.63吨;清理荒草(乱) 261444㎡;清理塘坝321口;沟渠710条;清理乱堆放4287处;清理废旧广告牌288处。各村居积极探索“党建+环境整治”工作新思路。其中,庙后村走出了一条“三员齐动”环境整治新模式,以红色党建增色杜集美丽蝶变。
思想引领,当好环境整治“宣传员”。庙后村充分利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大讲堂”等有效载体,坚持党建知识与环保业务学习相结合。用知识武装头脑,让每一名党员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通过发放环保资料,展示环境警示教育牌,开展环境法律知识现场咨询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发动群众支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当好“宣传员”,一旦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举报。庙后村共召开动员会12场,推进会23场,入户宣讲15次,受众达900人次,发放环保材料900余份。
勇担责任,当好环境整治“保洁员”。庙后村环境整治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普通党员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对道路、河滩、沟渠等进行精准整治,对固体废弃物“零容忍”,及时收集清运,使历年来遗留的卫生死角、陈年垃圾都得到了有效清理。庙后村在环境整治中共清理固体废弃物4250m2,清理河道2300米,使得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加强督促,当好环境整治“监督员”。庙后村将已整治区域分解给各区域村民组长,让村民组长不定时开展“回头看”监督,制定督查细则,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及时收集村民群众反映的有关环保的意见建议,以“挑刺”精神严厉督查保洁成效。抓落实、抓整改,制定党建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计划,为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李帅 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