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产业项目多层覆盖,扶贫政策精准灌溉


时间:2019-05-10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三农电视台讯:脱贫攻坚啃下“硬骨头”,犹如攀登高峰,每前进一步,难度就增添十分,必须持之以恒地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为此,景县县委、县政府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扛起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7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他们紧盯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把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转化为挑战贫困、消灭贫困的实际行动,绘就了蓝图,吹响了号角,拉开了战幕。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景县上下精锐尽出,乡村干部夙兴夜寐,部门帮扶迎难而上,已形成“扶贫干部能吃苦、讲奉献、比担当,驻村干部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帮扶干部想办法、找资源、拔穷根”的良好局面。景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景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景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指南》《景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实行了县级干部包联乡镇、包联贫困户制度,帮助指导乡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县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包乡包村包户,主动担责、靠前指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统筹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上率下、实干为先,各乡镇班子成员也普遍包村包户,“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专班,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抓、1名乡镇副职具体抓,及时研究解决扶贫脱贫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各帮扶部门还成立了由“一把手”任队长的扶贫工作队,各村都成立了由部门帮扶责任人、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的工作分队,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为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县乡村“三级书记”逐级签订责任状,乡、村全部建立起专门的脱贫攻坚工作组织,真正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脱贫攻坚战不断向纵深推进。

脱贫攻坚战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可以打赢的。负责落实扶贫政策的相关责任单位,既是见证人,更是责任人。景县在民政、住建、教育、卫计、人社、金融、农林等部门,成立了12个行业脱贫和政策落实办公室,配套出台了“五重医疗保障”、“社保兜底”和“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符合景县实际的扶贫政策,政策制定不掺水分,政策执行不打折扣,有效地保证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脱贫攻坚,乡村两级是“主阵地”,乡镇领导是“领头雁”,乡村干部是“排头兵”。去年以来,景县17个乡镇区共抽调198名精干力量,组建了精干的扶贫专职工作队,754个有贫困户的村全部配备了扶贫专干。“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风里来、雨里去”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核实一个数据,盛夏的中午往返乡村五六趟不足为奇;为了搞好民主评议,寒冬的夜晚在村里待到半夜也不罕见。全体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保证了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的扎实开展。
 
 
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幸福”蓝图

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名贫困群众……景县全县上下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步伐铿锵,他们认真把好“精准识别、动态调整、防贫机制、档案规范”四个关键环节,使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圆满结束,达到预期目的。

在2017年建档立卡“回头看”、2018年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及平时动态调整工作中,全县79个县直部门和17个乡镇区共1800名机关干部组成754个工作组,克服环境、交通、饮食等困难,真正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他们按照“五必看”“六不评”“六优先”“八步工作法”等工作要求,进村入户,宣讲政策,采集信息,摸排起底,把好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部门比对关、审核确认关等各个关口,精准识别出3941户、8027人贫困群众。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景县着力抓好动态调整,不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不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绘就“幸福”蓝图。工作人员严把识别底线、厘清识别标准、理顺识别流程、做好数据录入,应入必入,应退必退,实事求是;严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严禁数字脱贫、假脱贫、被脱贫。通过“回头看”,实现了对全县所有农户“宣传全覆盖、走访全覆盖、征询意见全覆盖”。

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就业援助、加强保险、兜底保障……针对农村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脱贫户和因灾、因残、因病、因学等原因陷入贫困的农户,建立精准防贫机制,有效控制贫困增量和返贫问题。

对脱贫攻坚档案实行标准化管理。景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宣传到识别,再到各项脱贫举措推进落实,所有资料逐一核对,查漏补缺,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做到标识明确、内容详实,确保贫困户档案齐全完整、分类科学、排列有序、保管安全。
 
开出良方 对症下药 精准定方案全面拔“穷根”

贫困户如何脱贫,怎么脱贫,是摆在脱贫攻坚面前的一项硬任务。在脱贫攻坚中,景县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大水漫灌”“小水畦灌”“政策喷灌”“精准滴灌”四种方式,真正做到了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六个一批实现全覆盖。
 
“大水漫灌”,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景县投入2386万元,对1989户贫困户实施了入股保底分红项目,贫困户年收益1200元;投入2181.6万元,对1818户贫困户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预期户均年收益1700元左右。通过实施入股分红和光伏发电项目,产业项目实现第一层全覆盖。
 
“小水畦灌”,有效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特色种植业项目为352户贫困户发放补贴资金26.09万元;养殖业扶贫项目为191户发放补贴资金29.54万元;庭院经济扶贫项目为1358户发放补贴资金54.8万元;养殖托养项目投入303.4万元,对全县3788户建档立卡户实现了又一层产业覆盖。
 
“政策喷灌”,对症下药促脱贫。景县将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住房、教育、残疾、健康、医疗、金融、社保等政策作为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全程监督、全程跟踪,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今年以来,教育扶贫方面,共为各类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各类助学补助金98.02万元,其中普通高中生“三免一助”资金51.61万元(233人次)、职业高中“两免一助”资金1.27万元(5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贴24.95万元(401人次)、大学新生入学交通费2.5万元(39人次)、学前资助金2.33万元(93人次)、雨露计划补助资金15.36万元(128人次)。健康扶贫方面,严格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集中救治等健康扶贫政策,为7028名在家贫困人口进行了免费体检和健康服务,对99名大病贫困患者进行了集中救治。医疗保障救助方面,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一免三减”五重保障,县财政对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210元/人年)给予了全额资助,并为他们投保了商业人身保险和意外险(200元/人年);加大了对贫困人口慢性病人的扶持力度,全县共对2188名贫困人口进行了慢性病认定;共为贫困人口报销、减免各类医疗费用1969.2万元,通过商业人身保险为贫困人口发放住院生活补贴42.88万元、丧葬补助79万元。社会保障方面,共为贫困人口发放低保金733.32万元、特困供养资金498.98万元、价格补贴10.26万元(4275人)、临时救助金1.69万元(19户次)、高龄补贴3.43万元(142人)、养老金170.7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62.21万元(945人)、护理补贴49.08万元(556人)。危房改造方面,为333户危房改造户发放2017年度补助资金358万元,对54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并落实2018年补助资金34.4万元。金融扶贫方面,建立健全全县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已落实10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担保金和5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为20户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4万元,另有符合条件的37户100万元正在办理中。科技扶贫方面,共确定27名科技特派员,依托65家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9家市级以上星创天地,推广农业科技成果21项。
 
“精准滴灌”,针对有创业需求、但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景县创新扶贫方式,人社局先后开发了环境监督员、巡路员、巡河员、护林员等扶贫就业专岗,吸纳1976人;景县远大保洁公司和天津领军保洁公司优先录用贫困户从事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吸纳320人;县财政出资380万元设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利用“户银社互保”模式,为51户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124.5万元;实施了“庭院经济”微扶贫项目,对贫困户的家庭菜园最高给予1000元补贴。
 
扶贫帮到点子上 温暖送到心坎里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仅要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的作用,更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经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意识已在“董子故里、大儒之乡”的景县蔚然成风。

一年来,景县四大班子领导把帮扶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和群众心头,开药方、拔穷根。乡村干部主动“结穷亲”,全力传帮带,注重激发内力,坚持志智双扶,从“要我富”到“我要富”,变“输血”为“造血”。1102名帮扶责任人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社会资源、关系网、朋友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带着真感情,倾力扶真贫,真正做到了“帮在点子上,扶到心坎里”。

有耕耘就有收获。一年来,“百企帮千户”活动成效初显,75家企业对接了248户贫困户,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又可以复制推广的帮扶模式。广川镇18名企业家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大学生活动,共结对帮扶贫困大学生18名,直至顺利完成学业。景州镇农民张金怀,义务指导贫困户利用闲散地发展葫芦种植加工,送种子送技术送服务,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脱贫。县委宣传部“扶贫一日行”、县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团县委“儒乡志愿者”、医疗机构“扶贫光明行”等扶贫活动也深入开展,在全社会形成了用爱帮扶、共奔小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精准扶贫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祉,不是摆“花架子”,更不是玩“数字游戏”,精准脱贫必须要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政策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过程公开,阳光作业全透明;结果公正,民主评议强监督。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有效保证,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产业项目多层覆盖,扶贫政策精准灌溉,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帮扶人员用情用力,39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以购代捐,以工代补,自主创业。158户贫困户与帮扶责任人结亲,76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229人,扶贫专岗和公益岗位安排贫困户2292人就业,44人接受“一对一”创业就业培训,贫困户获得了有尊严、可持续的稳定收入。群众认账、上级认可、社会认同。2017年,全市综合考评非贫困县“日常工作+部门考核+成效考核”三项综合成绩,景县名列第一。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刊登景县脱贫攻坚典型经验61篇,多项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工作基础更加牢固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了、脱贫信心更加坚定了……一组组扶贫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020年如期脱贫是景县的庄严承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他们的诤诤誓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景县人民正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以点滴的实际行动绘就衡水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你看,景县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迈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步伐,全县人民的“致富曲”也必将随着脱贫摘帽越唱越嘹亮。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