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新农民讲习所”传授致富经


时间:2018-12-12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别小看这个仅仅378 户人家的小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委宣传部部长宋亚俊热情地介绍说,西海固虽穷,但文化底蕴深厚。张楼村的书法、秦腔、剪纸、社火等民俗文化远近闻名。

    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服务站、文化服务广场……记者在张楼村“新农民讲习所”停下了脚步。

    农民讲习所,门房不大,里面热闹非凡,许多妇女和孩子进进出出。原来,这里在培训编织和刺绣。“我是第二次来,挺好学的。”50岁的村民柳长叶说。说话间这期培训班的主角石荣荣走过来:“我来自宁夏慧君技能培训学校,这是第3次来张楼村办编织刺绣培训。柳大姐她们学得蛮好的,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接单赚钱了。”订单都来自哪里?拖鞋是西安的,包是青海的。“只要有订单,村里姐妹们每个月就可以增加800元至1500元收入。”石荣荣说。

    固原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正儒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农民讲习所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独创”,新时期我们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今年初按照固原市委的规划,隆德县全面启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设。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设,一是推动讲习所活动便民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户户通大喇叭……在最便民的场所,运用村民最熟悉的语言,讲政治、讲法制、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惠民政策,讲授实用知识,培训致富本领。二是讲习所内容菜单化。新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需要听什么、学什么,决定讲习所讲什么、怎么讲。授课形式采取村民“点单”,讲习员“配菜”的方式。三是建设讲习队伍多样化。为了使授课培训内容更具行业特点,专业知识更扎实,县里几十个部门(单位)作为牵头部门,实行讲习任务“清单分包”。四是推动讲习机制长效化。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起步就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讲习任务清单制度、讲习员会议联席制度和讲习员备课制度等,形成长效机制。

    “新时代引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要有载体”,王正儒介绍说,目前固原市四县一区共建有新时代农民讲习所820个,开展讲习培训活动911场次,共培训4.9万余人。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