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河北正定六旬老农致力土地复耕十几年未向政府申请过一分补助


时间:2022-06-12  来源:三农融媒网 点击:

“从2008年开始,承包了村里从来没有耕种过的80余亩坟地、建筑垃圾地,十几年啦,这一两年终于快要整治好啦!”河北省正定县南王庄村的王立华站在地头,压不住心头的兴奋。

十几年前,年近五旬的王立华老两口辞去了在正定县城的小生意,回到村里,希望有生之年再为村子做些贡献。他们承包了村里100余亩地,其中大部分是坟地、建筑垃圾地。

捡石头、运垃圾、挖井、铺设管道、种粮食,这是王立华老两口十几年来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

“直到现在还有几亩地没有整治好,每天还有要捡的石头啊。”王立华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希望能多复耕一方土地,多种熟一亩粮食。

 

图片:王立华在田间整治土地

“民以食为天,国以食为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作为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始终是政府之要,农民之切。在保住耕地“18亿亩红线”的同时,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耕、复垦也是耕地安全的重要一环。

2011年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条例》,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补充,大力推动了我国损毁土地的复耕、复垦工作。条例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复垦恢复原状的,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这极大的鼓励了农民的积极性。

“还是给村里交承包费,没跟政府申请过一分钱,水井是自费挖的、电线是自费架的……,都是自己花的钱。女儿上了大学,告诉他应该按规定申请退还耕地承包费、还能申请奖励,但他不为了钱,从不去提这些。他总是说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这辈子闭上眼的时候得让自己觉得在这片土地上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过力啊。”王立华的老伴说。

 

图片:待整治的土地

“他最怕的是村里不让种了,他十几年的心血都在这了,家里十几年的投入也都在这了。”老伴望着烈日下,在最后几亩待整治地里捡石头的王立华说。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耕种的状态的活动,是保障耕地安全的重要部分。

广袤农村,巍巍基层,王立华这样的农民正在默默地为此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文彦杰


来源:三农融媒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