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去超市、菜市场买菜,最近可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猪肉价格降了!
春节之后,“二师兄”仿佛坐上了“滑梯”,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一路下行,每斤降回20元以下。甚至有的地方生猪价格还跌破了10元关口。
近几个月,全国猪肉的出厂价、批发价在持续猛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29日至4月4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33.95元/公斤,环同比已连续11周下降。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4月12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22.14元/公斤,环比上月降幅20.87%,同比降幅35.11%。距离跌破“10元”一斤的大关咫尺之遥。
“对于自繁自养养殖户来说,受猪价下滑影响,3月之后,自繁自养盈利值由1650元/头下滑至960元/头,跌幅41.82%。对于仔猪育肥户来说,养殖盈利也是处于缩减状态,仔猪育肥成本在24.0元/公斤左右,目前猪价已经跌破二次育肥成本线。”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表示。另外,“此批出栏的肥猪对应去年12月份仔猪,当时仔猪价格处高位,因此养殖场亏损现象普遍。”牛哲补充道。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也提到,“前两日华北和东北地区生猪收购价格低至八九元一斤,对于一些养猪企业来说,已经跌到成本线。”
“家这边的生猪已经从1月份的一斤18元,跌到现在的1公斤18元,再加上玉米、豆粕等饲料涨价,现在已经在赔钱了。”有网友现身说法,“目前生猪是9元一斤,但年前的猪仔是1600元一头,再加价格上涨的饲料,去年开始的新养猪户亏大发了。”
猪肉价格为何加速下跌?“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下跌,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每年春节过后,都是猪肉消费淡季,需求较差。”冯永辉表示,“今年猪肉下跌幅度较大,还有多个叠加因素。首先,去年春节过后,非洲猪瘟疫情较为平稳,全行业扩张产能的积极性较高,整体产能实现大幅度增长,为今年春节后释放产能提供了条件。”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今年一季度,也就是3月份前后,生猪存栏料比上年同期增长四成左右。
“其次,每年春季,华北和东北地区都是生猪疫病高发期,对殖产生压力,一旦出现苗头,就容易出现抛售。再加上4月1日起逐步限制试点区域生猪调运,受政策影响,养猪人也会选择提前出栏。”冯永辉说。
牛哲也告诉笔者,由于前期养殖端的压栏赌涨,导致大规格肥猪存栏量不断攀升,而处于传统淡季的终端市场难以消化如此大量的肥猪,供需失衡态势加重。“近期,大规格肥猪集中出栏,冲击了上游市场。”
牛哲称,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部分冻品接近临期,屠宰企业及经销商多有去库存的动作,大量冻品投放市场,造成鲜销走货乏力,屠宰企业鲜品订单持续回落,从而导致企业陷入深度亏损局面,压价情绪升温。
“短期猪肉价格下跌的态势已经结束,4月9日以后,受生产端的抗价行为影响,价格已经出现反弹。”冯永辉说,接下来一段时间,价格应该是温和上涨,预计会有几块钱的涨幅,但不具备冲回前期高点的条件。
不过在牛哲看来,由于前期压栏的大规格肥猪仍未完全消化完毕,尤其是北方市场,业内心态不一,部分散户依旧倾向于逢高走货,而个别走货压力较大的集团猪场亦选择加大走货量。后期供需博弈氛围加重,预计4月份国内生猪价格行情或先涨后震荡为主。
但从长期来看,冯永辉认为,“这波猪肉涨价虽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后期价格还会往下走。” (谢艺观)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